
相比于ALK和PEM,AEM既有ALK不具備的環保、高效、更便捷、耦合于波動較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應用場景的優點,又可以滿足PEM在降低成本空間方面的需求。
那么,AEM究竟有什么魔力能一舉成為第三代電解水技術?作為國內發布首臺/套自研AEM電解器的獨角獸企業——穩石氫能是如何實現AEM的技術突破的?接下來,我們撥云見日,一起探秘AEM的背后的技術原理。

陰離子交換膜的性能對AEM電解器的性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深圳穩石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穩石氫能”)采用了電導率高、離子交換容量高、機械性能好、壽命長的聚芳環哌啶高分子材料AEM膜。得益于此,電解槽性能和使用壽命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AEM膜的技術參數表如下表。
|
|
|
厚度 |
μm |
80 |
基重 |
|
90.4 |
拉伸強度 |
MPa |
>50 |
楊氏拉伸模量 |
△L/L |
>50 |
拉伸長度 |
% |
>100 |
密度 |
|
1.13 |
IEC(離子交換容量) |
|
2.35 |
電導率 |
|
>150 (@80℃,堿性溶液) |
濕膜溶脹率 |
% |
8 (@80℃,1M KOH溶液) |
濕膜吸水率 |
% |
50 (@80℃,1M KOH溶液) |
單膜工作電壓范圍 |
V |
1.6~2.0 |
電流密度 |
A/cm2 |
|
氫氣滲透率 |
mol |
1×10-13mol/(kPa·s·cm) |
制造MEA需要將陰極和陽極催化劑均勻涂布在AEM膜的兩側,由于催化劑層是電化學OER和HER反應發生的場所,涉及到氣液固三相界面的反應,因此催化劑的性能直接決定了電化學反應速度。這不僅要求催化劑具有較高的催化活性,還要降低電催化過程中的界面電阻和內阻,同時也要求反應物水盡可能迅速到達反應場所,而產生的氣體迅速離開反應場所,降低反應過程中的流動阻力。
基于此,穩石氫能自研了非貴金屬催化劑并用到AEM中,并在優化催化劑的載量和粘結劑的配比方面下足了功夫,有效提升了本征活性和催化接觸面積方面的性能,使得催化效果的更加顯著:


01
02
展望未來,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的深入推進,氫能源將在能源供應體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正如尼爾·德·格拉斯·泰森 (Neil deGrasse Tyson)所說:"每次我們發現一個新技術,它都會改變我們生活的方式。"陰離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的成功研發,為氫能源的廣泛應用帶來了巨大的希望。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商業化進程的推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迎來一個更加綠色、清潔、高效的能源時代。

來源:穩石氫能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氫科技網):探秘穩石氫能電解水制氫技術, 看AEM如何掀起綠色能源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