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如果您是高分子行業相關產業鏈,如塑料,彈性體,橡膠,模具,鞋材,3D打印耗材,塑料包裝,PP、PE期貨、鈣粉,白油,抗氧劑等助劑行業從業者,請點擊標題下面的“艾邦高分子”進行關注,小編微信:18666186648,快快加入一起聊聊高分子~~
從事注塑行業的這些年頭里,碰到過各種各樣的離奇事件,現在想想都有點心寒,下面的案例是之前去一家公司出差時所碰到的離奇事件,今天將它分享給大家。
作者:李委軍注塑博客 | 來自:李委軍 注塑博客 與時俱進
描述:產品為1*2,ABS LG H121材料,海天160T機器
一天技術員將一套三板模具安裝于海天160T機器,如按鎖模力來計算,該模具鎖模力應在120T機器生產已足夠,而對于某些模具結構來講,不能單靠鎖模力來衡量,因三板模所需要的開模行程相對于兩板模則更大,所以需要用到開模距離更大的機器上生產(海天160T)。
三板模的進膠方式絕大多數為針點式進膠,具備自動拉斷澆口的能力,所以成品一般不需要后加工處理,當冷卻結束后開模自動拉斷澆口。
可現實就不是這樣簡單,調試時卻發現拉斷的不是澆口,而是流道,如圖一,此時技術員不知所措,一個徑的調機,增加冷卻時間;原本30S的周期被調到了50S,這樣也一直在生產著,我心想成本該有多高啊?經計算后生產效率下降(50-30)/50*100=40%,哼哼,虧死了。
一般情況下是由以下因素相關:
1, 因流道太粗壯,在保壓不足或較短的冷卻時間下,固化不足。
2, 澆口橫截面積較大,拉斷能力不足。
3, 垃圾釘角度太小,澆口的力度大于垃圾釘力度。
4, 流道光澤度不夠。
原因分析:
在模具冷卻過程中,因充模不足,產品表面又過快冷卻,制件由內向外收縮而形成“真空泡”如圖二所示:拉斷部分中心存在氣孔,這種現象在透明制件中尤為明顯,但在深色制品中一般隱藏在內部,且不易被發現,很顯然,氣孔不僅是在制品,流道部分的幾率更大。
原理:一旦模腔被填充,塑料分子就開始收縮,即分子鏈開始有序排列,形成較高的堆積密度。這一過程從外圍開始,在壁的中心結束(見圖二)。和聚甲醛一樣,這一過程引起的體積收縮可達到14%,需要在保壓狀態下再向模腔中注入熔體。不然,將形成一些小孔,這些小孔會在多方面對塑料制品或流道的性質產生不利影響。(這里指流道)
解決方案:1,因流道拉斷部分橫截面積較大,通過增加垃圾釘的長度來解決。
2,增加保壓壓力,保壓時間。
采用以上方案后,問題得到根本上的解決,因照片很難傳上去,比較模糊,見諒
每日精彩內容,訂閱吧!
高分子論壇,關注熱塑性彈性體,3D打印耗材,穿戴設備用的高分子材料,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老師,你我他;學生,他你我,能者為師。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和希望:分享知識,創造價值!歡迎關注我們公共訂閱號:艾邦高分子(ID:polytpe)。論壇平臺服務號:高分子網(ID:cnpolymer)。
回復關鍵詞“注塑”查看更多相關文章,閱讀原文進入論壇首頁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