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險波在1997年博士研究生畢業后,就加入了彼時初創不久的金發科技,也從此開啟了自己從學生創業公司的普通技術研發人員,到行業領軍企業首席科學家的職業生涯。
圖黃險波在介紹金發科技產品在汽車上的應用(源于新華網)
“我已經有近十年沒有接到過獵頭的電話了。”黃險波笑著向記者透露了這個小細節。當黃險波逐漸在企業和行業內嶄露頭角的時候,也曾有獵頭公司向他許以更優厚的條件,以及更高的職位,但都被黃險波一一拒絕了。從業二十年來,黃險波從未離開過金發科技的技術研發一線,更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初心。
“與我同齡的人,大都享受過國家的各類助學金和獎學金,是國家培養了我們。我們的企業近年來一直在技術方面做著沉淀,凡是國家有需求的重點工程或重要材料方面,我們是責無旁貸的,比如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碳纖維材料研究,這在金發科技可以說是共識。”談到這里時,黃險波有些哽咽,但語氣中卻透著堅定。
創新是企業的生命線
對創新的執著和對技術研發的高度重視,是金發科技近年來能夠屹立在國內乃至國際行業頂端的重要原因,也是黃險波談到最多的話題。作為塑料改性與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以及金發科技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工程實驗室的牽頭組建者,黃險波深知創新對于金發科技這類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要性。
“我認為作為一個企業,你的命運由誰掌握,是否一直都在居安思危,是兩個重要的問題。”黃險波對記者說。在目睹了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中,沿海地區不少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紛紛被迫“出局”的情況后,黃險波一直在思考。以創新驅動來引領企業發展,是黃險波找到的答案,在他看來,一個企業的創新能力如何,是事關企業生存的重要問題。
帶著對于創新的篤定,黃險波帶領團隊進入了高溫尼龍材料——PA10T的研發過程當中。盡管這種材料本身的分子結構和反應機理十分簡單,但研發團隊在實驗和探索中發現,想要使用常規思路和方法來真正實現這種材料的產業化,難度不容小覷。
圖攝于金發展臺
“經過5年的摸索,以及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PA10T的研發依然沒有結果,作為項目負責人的我必須做出決斷,是就此放棄,還是轉換思路重新嘗試,那段時間很煎熬。”憶及那段時光,黃險波坦陳。就是在這種“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境況下,黃險波采用超常態的逆向思維,一改之前的實驗思路,選擇讓反應更加靠近邊界條件,通過平衡各種反應參數實現了聚合反應。經過在實驗室3年的重新驗證后,結果證明了黃險波這種逆向思維的正確性。
“雖然我們曾走了5年的彎路,但我認為這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我一直認為在科研攻關的過程中,無論成功失敗,都有它的含金量和價值。”黃險波這樣總結這段橫跨10年的研發時光。在短短兩年的時間之內,金發科技的PA10T高溫尼龍材料已經達到了萬噸級的生產規模。作為LED燈泡支架的主要原料,這種兼顧了耐高溫和低吸水率的新材料,為我國成為LED燈生產和出口大國作出了重要貢獻。
圖攝于金發展臺
薪火相傳,奮斗不息
在進入金發科技工作的20多年里,黃險波無論身處何種位置,都從未離開過企業技術研發的第一線。“我們是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脫離了一線,就會失去根本,隊伍就沒辦法帶了。當然這也跟我的性格有關,科研上我喜歡凡事親力親為。”黃險波向記者解釋了原因。雖然黃險波現在帶領的研發團隊超過200人,但是他對每個崗位的情況都基本了解。黃險波坦言自己目前的大部分時間,仍是投入在產品和技術研發方面,包括與團隊溝通課題的進展情況,培養博士后,時時關注自己所承擔的國家項目和企業戰略層面的課題,忙得不亦樂乎。
“我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能夠接觸到一些院士和專家。我認為他們的偉大之處,不僅在于能夠高屋建瓴地謀劃一個學科的未來發展,更在于對那些踏實做事的后輩們的幫助與提攜。”黃險波說。在企業的人才梯隊培養方面,黃險波投入了大量精力。在他看來,未來企業的競爭,毋庸置疑將是人才的競爭。尤其是在目前諸多重要科研成果都有賴于跨領域、跨學科視角的時期,如何理順人才與團隊的關系,讓每位研發人員都能在其團隊中發揮最大價值,將是他亟待完成的課題。
對于自己所獲得的諸多榮譽,黃險波認為那只能代表過去,而他則更愿意著眼于未來。“未來我們將針對那些仍然依賴于進口的、處于材料行業金字塔塔尖的新材料,以及代表材料行業未來發展的生物基材料,在堅持節能、環保、高效原則的前提下,做出更多有咱們中國特色的好產品。我和我的團隊對此充滿信心。我們堅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夢。”在對記者說出這番話時,黃險波的眼中充滿了自信。
本文來源:《光明日報》( 2018年05月02日 03版)以及新華網綜合整理
|
歡迎您加入尼龍產業微信群探討,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備注:尼龍 |
推薦閱讀:
活動推薦:
汽車智能表面高峰論壇
Automotive Smart Surface Industry Forum
時間:2018 年7月12~13 日
地點:上海汽車城-昆山維景國際酒店
(花橋鎮花橋國際商務城兆豐路2號,步行5分鐘可達上海地鐵11號線安亭站)
論壇議題&嘉賓(擬邀請):
編號No. |
產業鏈上的單位Industry Chain |
議題 Topics |
演講嘉賓Speakers |
|
1 |
復旦大學 |
平板顯示及在交通系統中的應用 |
谷至華 |
博導 |
2 |
C3nano |
納米銀線在觸控柔性方面及汽車智能表面的應用 |
陳曉峰 |
博士 |
3 |
偉亞光電 |
光學貼合在汽車LCD以及智能表面的應用 |
劉年虎 |
中國區銷售經理 |
4 |
德國寶龍 |
寶龍油墨的汽車智能表面解決方案 |
吳張永 |
博士 |
5 |
吉利集團 |
汽車智能駕駛艙的發展趨勢 |
劉景林 |
吉利集團新業務戰略規劃部總監 |
6 |
浙江工業大學 |
智能表面3D圖案變形控制技術 |
董星濤 |
教授 |
7 |
上海圣戈班 |
智能玻璃在汽車上的應用 |
郭曉峰 |
博士 |
8 |
Cannau |
碳納米棒在汽車智能表面的 |
顏國義 |
銷售總監 |
9 |
蘇州印象 |
光學微納紋理在汽車CMF方面的新技術介紹 |
胡祖元 |
CEO |
10 |
Hytech Forming |
高壓成型機在汽車智能表面的應用 |
Fred Himmelein |
CEO |
11 |
蔚來,威馬等 |
造車新勢力對汽車智能表面的理解 |
To be invite |
|
12 |
康寧玻璃 |
3D玻璃汽車智能表面的應用 |
To be invite |
|
13 |
KURZ,NISSHA |
KURZ,NISSHA在汽車智能表面的案例 |
To be invite |
|
14 |
IML/IMD、TOM |
薄膜技術在汽車智能表面的應用 |
To be invite |
|
15 |
AF,AR,AG,HC |
To be Determined |
To be invite |
|
16 |
科思創 |
塑料/薄膜在汽車智能表面的開發應用 |
To be invite |
|
17 |
歐司朗 |
光學照明在汽車智能表面中的設計 |
To be invite |
|
18 |
賽普拉斯 |
觸控解決方案介紹 |
To be invite
|
報名聯系人:
方式1:在線報名
方式2:請加微信并發名片報名;
徐小姐:18617020032ab020@polytpe.com
江先生:18666186648 jyg@polytpe.com
仇小姐:15013545762 ab025@polytpe.com
閱讀原文,即可報名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 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