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創佳績!西安航空學院獲得4項陜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優秀成果獎
近日,2024年度陜西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授獎名單公布,西安航空學院材料工程學院張海鴻副教授團隊與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聯合申報的“一維氧化鋁基陶瓷材料微納尺度結構設計與組裝及其應用基礎研究”成果榮獲二等獎,畢楊教授團隊申報的“航空維修工具存管系統智能管理關鍵技術及應用”成果、理學院王妙副教授團隊申報的“高性能單疇GdBCO超導塊材的制備”成果均榮獲三等獎,西安航空學院能源與建筑學院教授級高工李杰教師參與項目“特長隧道施工綠色爆破、節能通風與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獲特等獎,此次獲獎是近幾年來我校此項獲獎數量最多一次。
陜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優秀成果評選是對高校科研工作者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等方面取得顯著成就的一種認可和獎勵。科技處高度重視各項科研成果獎申報,積極動員相關教師,獲得質量和數量的同步提升。西安航空學院獲得高等學校科學技術優秀4個項獎,不僅是對教師個人和團隊科研成就的認可,也是對我校在推動科學技術發展和經濟社會進步中所做貢獻的肯定。同時,將吸引更多的資源和人才,進一步促進科研工作的深入發展,推動我校深度融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獲獎項目介紹:
成果名稱:一維氧化鋁基陶瓷材料微納尺度結構設計與組裝及其應用基礎研究
成果簡介:為解決Al-Si-O體系一維陶瓷韌性差、高溫強度低、應用領域窄等急迫問題,申報團隊基于自2013年以來在本領域的深入研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陜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項目、國家重點實驗室開題課題支持下,先后開展了莫來石晶須生長機理研究、晶須增強氧化鋁基纖維高溫性能、晶須誘導氧化鋁基纖維晶粒形狀改變、纖維表面構建莫來石晶須次級結構、晶須搭接構成多孔莫來石等一系列工作。項目研究成果獲國家核心知識產權7項(發明專利7項),專利轉讓1項;此項目相關的研究案例選用在2部出版教材中;發表科研論文20余篇。多名知名專家認為,該成果技術先進,創新性強,總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國際先進水平。研究成果已成功應用于西安斯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銅川銅瓷特種陶瓷制造有限公司等,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成果名稱:航空維修工具存管系統智能管理關鍵技術及應用
成果簡介:針對航空維修工具存管系統的歸納與管理問題,開展智能化航空維修工具存管系統的研究與開發,根據維修工具種類繁多且精密細小的特點,設計了基于圖像識別的智能化航空維修工具存管系統,以保證在維修前后工具不遺失和混裝,提高維修工具存管系統的智能化管理。基于該系統已發表論文20余篇,已申請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明專利15項,軟件著作權6項。本系統相關硬件部分通過了陜西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中心的技術檢測,軟件部分通過了西安863軟件孵化器有限公司軟件測評中心的技術檢測。本系統所涉算法通過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壓縮采樣域內的高光譜遙感圖像分類與解混研究,61901350)的項目驗收,驗收合格;所涉硬件和軟件仿真內容通過了地市(廳)級計劃(智能化航空維修工具存管系統的研究與開發,201805032YD10CG16(2))的項目驗收,驗收合格。本系統的開發應用通過了企事業委托項目“智能工具箱技術開發,2017HX007”的項目驗收,完成了樣機的檢測和交付,對企業的智能化管理起到了重大的促進作用。用戶使用后反應良好,完全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用戶的認可。目前技術成熟度6級。功能樣機演示測試合格、工藝驗證可行,可以進一步開發實用型樣機、工程樣機,往工程化階段進行推進。
成果名稱:高性能單疇GdBCO超導塊材的制備
成果簡介:高溫稀土銅基氧化物超導體(RE)BCO(其中,RE為稀土元素,如Gd,Nd,Sm等),在高新技術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因此,提高樣品的超導性能可進一步加速超導材料的進一步實用化進程。通過研究發現,在固相源中有效摻雜不同比例的BaO粒子可以有效的提高單疇GdBCO超導塊材的性能,為了進一步降低樣品的制備成本,提出了一種采用TSIG法對生長失敗的多疇GdBCO高溫超導塊材進行二次單疇化重新織構再生長的制備方法,這種制備方法簡單可行,且制備成功率在90 %以上,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GdBCO超導塊材的制備成本,這一成果對于大批量單疇(RE)BCO超導塊材的制備和應用有著深遠影響。本項目共發表SCI收錄論文12篇,核心期刊論文2篇,申報國家發明專利2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項,培養了多名高溫超導材料制備及應用骨干,項目申請人獲評2019年陜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計劃。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西安航空學院):喜報|我校師生再獲佳績!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點擊下方菜單欄左側“微信群”,申請加入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