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在世界陶瓷科學院林華泰院士和文瑾教授的帶領下,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材料與環境工程學院田修營博士連續在Top期刊Ceramics International發表兩項重要研究成果——Thermometric Properties of SrMoO4:Tb3+?Phosphor Based on Redshift of Charge Transfer Band Edge(基于電荷轉移帶邊紅移的SrMoO4:Tb3+熒光粉的測溫性能研究)和Energy Transfer and A?Novel SBR Thermometry of SrY2O4:Sm3+/Eu3+?Phosphor Based on Redshift of Charge Transfer Band Edge(基于電荷轉移帶邊紅移的SrY2O4:Sm3+/Eu3+熒光粉的新型SBR測溫策略及Sm3+→Eu3+能量傳遞研究)。
Thermometric?Properties of SrMoO4:Tb3+? Phosphor Based on Redshift of Charge Transfer Band Edge(基于電荷轉移帶邊紅移的SrMoO4:Tb3+熒光粉的測溫性能研究)系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該成果成功研發了基于SrMoO4:Tb3+熒光粉的新型單波段比率(SBR)測溫新技術。該技術利用了電荷轉移帶(CTB)邊的紅移現象,為光學測溫領域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該研究采用高溫固相法合成了SrMoO4:Tb3+熒光粉,并發現在Tb3+離子摻雜后,材料的帶隙能量降低,這是由于在帶隙中引入了缺陷能級。研究中觀察到隨著溫度的升高,CTB邊出現了有趣的紅移現象,這一現象可以通過位型坐標圖來解釋。利用這一現象,構建了一種新型的SBR溫度測量策略—通過選擇具有不同熱響應的激發峰或譜帶,實現了對溫度的精確測量。這項研究不僅在理論上取得了重要進展,而且具有實際應用價值。新型測溫方案的發現,為在強電磁場和復雜環境下進行非接觸式溫度測量提供了有力支撐,有望在工業過程監控、醫療診斷以及環境監測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Energy Transfer and A?Novel SBR Thermometry of SrY2O4:Sm3+/Eu3+?Phosphor Based on Redshift of Charge Transfer Band Edge(基于電荷轉移帶邊紅移的13熒光粉的新型SBR測溫策略及Sm3+→Eu3+能量傳遞研究)表明該研究團隊成功合成了SrY2O4:Sm3+/Eu3+熒光粉,并探究了其在單波段比率(SBR)溫度測量技術中的應用潛力,為光學溫度測量技術提供了新的方案。該研究采用固相反應法合成了SrY2O4:Sm3+、SrY2O4:Eu3+以及SrY2O4:Sm3+/Eu3+熒光粉,SrY2O4:Sm3+/Eu3+熒光粉具有電荷轉移帶(CTB)邊紅移現象,這一特性在SBR溫度測量技術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以上研究得到了精細陶瓷與粉體材料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先進陶瓷現代產業學院、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23TP2113)和湖南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項目(湘教通〔2023〕233)、材料科學與工程湖南省“十四五”應用特色學科、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2024JJ7245、2023JJ50486 和 2022JJ30315)的大力支持。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我校田修營博士在國際陶瓷材料頂級期刊Ceramics International發表兩項最新研究成果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點擊下方菜單欄左側“微信群”,申請加入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