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僅僅是國內首創,也是全球范圍內的重要突破技術,它大幅推動齒科修復技術從“有創”到“無創”的質變,提升了中國齒科產品和技術在全球的競爭力。
行業罕見的原創研發投入、成功攻克口腔修復領域世界級難題,摩方精密的創新基因從何而來?未來又會向何處去?
拿下國內首證
牙齒修復“破壁者”

長期以來,全球齒科修復一致追求從“有創”到“無創”的轉變,但齒科修復體做不薄,邊緣精度不夠,一直是制約這一進程的重要原因之一。傳統機械切削或者鑄瓷工藝制造的牙齒貼面,厚度普遍在400-500微米甚至更高,患者在使用這一產品時,不得不磨掉一定的原生牙齒。此外,由于邊緣精度不夠高,容易導致修復體邊緣破碎,貼合度不夠,帶來遠期微滲透、繼發齲等問題。
摩方自主研發的氧化鋯漿料帶來了牙齒修復體里程碑式的革新——通過摩方的高精度增材制造技術,結合這一材料制造的牙齒修復體,可以做到全球精度最高、厚度最薄,不僅將牙齒貼面的厚度降至80微米以下,還能大幅提升邊緣精度,避免傳統牙齒修復因修復體做不薄而要磨患者牙齒的情形,同時,修復體邊緣高精度帶來高貼合度,有效避免傳統牙齒貼面遠期滲透、繼發齲等問題。
此前,同一材料還在2024年初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510(k)批準,標志著摩方的牙科創新獲得了全球范圍內的認證。

一家做3D打印的企業,為何會成為齒科產業的“破壁人”?摩方在其中做了什么?
這一次給齒科修復帶來革新的技術,則來自摩方創新性的面投影微立體光刻高精度增材制造技術。不同于傳統切削等減材制造,增材制造技術曾被譽為催生第四次工業革命的21項顛覆性技術之一。摩方精密則在這一顛覆性領域再突破,是全球最早實現2微米級光學精度打印,并穩定應用于工業生產的高精度3D打印解決方案提供商。
不論是光學組件、工程器件、精密儀器、醫療器械,還是芯片、消費電子等,均廣泛分布著精細器件。摩方的原創技術,在當前 5G、AI、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發展如火如荼,器件微型化、精密化、高輕薄化、集成化趨勢加速的當下,及時地為高端精密制造業添上了一塊重要拼圖。其產品被全球500強企業和一流科研院所廣泛引入使用,同時也被對精度要求極高的牙科產業所發現。
2021年,一直在外尋覓創新技術以加速口腔產品革新的北大口腔醫院,與摩方一拍即合,它們聯合多家國內知名口腔醫院、研究所,形成研究+技術+產業的合力,跨界攻堅高精度“極薄強韌”牙齒修復體的研發、制造技術和實際應用難點,以解決齒科修復長期以來需要“削足適履”的難題。2023年底,這一項目獲科技部批準立項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

行業罕見的研發投入
攻克重重難題
為了避免傳統牙齒貼面要磨牙的問題,實現更高精度的牙齒貼面產品的制造突破,摩方工程師們先后攻關了技術、設備、氧化鋯精細漿料增材制造等工藝,專門為牙齒貼面產品進行設備技術更新,并發明“浸潤性微立體光刻技術”,解決了很多功能材料精細打印無法完成的問題。同時,摩方攜手北大口腔在內的國內頂尖齒科專家,依托多個國家級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學科,深度研究增材制造齒科材料仿生設計和人工智能等交叉學科,并對粘連技術進行了革新。
經過實驗室的上千個日夜的反復打磨、驗證、迭代,以及持續的研發投入,摩方最終制造出最低厚度可以達到40微米、僅為傳統產品1/10的超薄強韌牙齒修復體,且保持了整體的強韌性。
由于3D打印產品可以根據牙齒形狀進行更自由的設計,這意味著,在新技術、新產品的加持下,齒科修復進入“量體裁衣”時代,這能大大減少對材料的浪費。由于產品更適用,能讓牙齒修復操作降低對醫生的依賴,免磨牙則進一步提升消費者的治療意愿,從而極大擴大這一產品應用的市場規模。

除了在中國推出Venust品牌,在美國推出UltraThineer品牌,事實上,早在2024年8月份,摩方牙齒貼面產品已率先在日本以LaBriller品牌展開全面推廣,截至當前,其與數十家齒科診所展開合作,并源源不斷地收到來自市場的正反饋。“這款牙齒貼面是從沒見過的、全新的產品,將會給日本貼面市場帶來很大的刺激。”日本東京一知名牙科診所負責人表示。
此前,摩方將創新性的高精度增材制造設備賣到全球市場,為其建立了良好的全球銷售網絡和客戶生態基礎。摩方還在持續擴大其產品在國際上的推廣范圍,在美國,摩方與更多實驗室建立合作,將UltraThineer貼面推廣到更多診所。2024年下半年以來,摩方的牙齒貼面產品陸續收到來自東南亞、香港等地區齒科同行的積極反饋,并逐步在當地打開市場。
根據通策醫療披露,2018-2023年,中國口腔醫療機構數量由9.9萬家增長至12.7萬家,其中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數量占比超90%,且近年來該比例穩步上升。耗材、設備制造商毛利率在60%以上,高于民營機構的毛利率45%-50%。口腔修復行業是口腔醫療行業中的一個重要分支。隨著人口老齡化到來,患牙齒缺失、口腔疾病等的人群比例大幅增加。預計到2025年,中國口腔修復市場規模由2020年的13.5億人民幣增長到41.3億人民幣。Mordor Intelligence預測,2024年全球牙科修復市場規模為89.6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26.1億美元。
從原始創新到出口海外,一項革命性的技術,預計能帶來數百億元的經濟拉動效應。這不僅是國內齒科技術的飛躍,也是中國智造走向世界的一個縮影。摩方又一次為中國制造在全球市場上贏得聲譽。
從原創的精密制造技術出發,以生態建設為終,摩方還將持續以創新為驅動,不斷探索高精度3D打印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為新質生產力賦能,積極擁抱和引領中國智造的時代潮流。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摩方精密):投入三年,摩方為牙齒修復帶來世界級突破的產品,拿下行業第一證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點擊下方菜單欄左側“微信群”,申請加入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