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10日教師節,艾邦高分子致敬所有辛勤工作的老師們,辛苦了!
特別致敬這11位我國高分子行業老一輩宗師級人物。排名順序按照各位老師出生時間順序來排列。
1.王葆仁(1907-1986)
2.馮新德(1915-2005)
3.錢保功(1916-1992)
1916年3月18日出生于江蘇省江陰縣。
1935年至1940年,錢保功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化學系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此后,分別任重慶動力油料廠研究生、助理工程師,重慶興華油脂公司涪陵煉油廠工程師。
1947年在美國紐約布魯科林多科理工學院高分子研究生院學習,獲化學碩士學位。
1949年回國后,曾任上?;S、沈陽化工局研究室工程師。
1951年任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先后擔任合成橡膠研究室、高分子輻射化學研究室、高分子物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1961年任該所副所長。
1981年后歷任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副院長、院長,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顧問,兼湖北省化學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深圳大學等校兼職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準的博士生導師,美國《應用高聚物》雜志編輯顧問,《高分子學報》副主編,《中國科學》《科學通報》《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雜志的編委。
在國內開創了合成橡膠、高分子輻射化學、高聚物粘彈性能和高分子固態反應等方面的研究。在合成橡膠的力學性能、粘彈性能、分子運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系統研究。領導組織稀土順丁、鎳順丁橡膠的表征研究。還對天然橡膠的結晶過程、聚乙烯的紫外光敏交聯、高聚物體系固態反應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4.錢人元(1917-2003)
5.何炳林(1918~2007)
6.徐僖(1921-2013)
1921年1月16日生于江蘇南京。
1940年畢業于重慶南開中學,
1944年在浙江大學化工系畢業,
1948年獲美國里亥大學(LehighUniversity)科學碩士學位。
高分子化學、高分子材料科學專家。曾任四川大學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長,兼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長。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在高分子超聲降解和共聚、高分子氫鍵復合、高分子復合共混體系相容性等方面做出多項成果。采用超聲波、振蕩磨、氣流粉碎等多種手段制得了一系列難以用一般化學方法合成、有應用前景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發明了磨盤形力化學反應器;提出通過氫鍵復合可以有效降低導電材料的結晶度,提高材料導電率,這一見解對推動快離子導體研究有很大意義;抑制了聚烯烴材料在電子束、γ-射線、紫外線和微波輻照過程中交聯反應,在聚烯烴分子鏈上引入含氧極性基團,改善了聚烯烴/工程塑料、聚烯烴/無機材料體系相容性,制得高強高韌聚烯烴共混材料,為多組分高分子材料的增容提供了一項新途徑。
7.黃葆同(1921-2005)
8.沈家驄
9.沈之荃
1931年5月27日生于上海。
1952年畢業于上海滬江大學化學系。
1952~1962年蘇州大學任教,
1962~1979年任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副研究員,室主任。
20世紀60年代,首先研究三元鎳系順丁橡膠,并為成功地建立我國萬噸級順丁橡膠工廠作出突出貢獻,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特別獎;在創建中國特色的稀土絡合催化聚合學科中做出重要貢獻。
20世紀60~70年代,開展并組織領導了稀土絡合催化聚合學科及其橡膠的研究工作,1982年獲國家自然學科二等獎;
1980年至今在浙江大學任教,
1984年晉升為教授。歷任化學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長、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國務院學位委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學科評議組成員及浙江省科協副主席等職。
1988年被評為浙江省首屆先進女科技工作者
20世紀80~90年代將稀土絡合催化聚合研究推進到炔烴、環氧烷烴、環硫烷烴、內酯、環碳酸酯等聚合及固定CO2制備聚碳酸酯等新領域,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獲1993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90年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及1986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3年獲全國先進女職工稱號,
1994年獲光華科技一等獎,
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獲浙江省“十大杰出女性”和浙江省勞動模范稱號,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稱號和人民教師獎章,
1998年被選為第二屆中國”十大女杰",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2001年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現任浙江大學高分子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院化學部常委;兼任《中國稀土學報》(中、英文版)等10余雜志編委會委員?!案叻肿恿瞎こ獭?、“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等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
10.于同隱
11.程镕時
1927年出生于江蘇宜興,南京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高分子物理化學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成績顯著
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他為了國家的需要,開始了高分子表征研究和高分子溶液性質研究,為順丁橡膠的選型和聚合條件的優化提供了科學依據,研究成果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科技進步特等獎等獎勵;
1960年,程镕時提出了一點法計算特性粘數的公式,被教科書稱為“程镕時公式”,得到廣泛的應用;
1990年之后,程镕時又提出了高分子溶液粘度的團蔟理論,此理論預計了錢人元提出的動態接觸的存在,并進而證明聚電解質溶液粘度的特異性完全是測量粘度時的界面效應所造成,糾正了前人對此問題的誤導。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凝膠色譜是程镕時的另一項重要研究領域,他闡明了多孔填料的成孔機理,給出了控制孔度的理論關系,還創立了凝膠色譜絕對定量化的基本原則。他提出的分離與擴展效應統一理論,是當時該領域最簡單的對加寬效應作改正的方法,論文1983年提交美國化學會年會時,被當作當年的重要成果發布新聞,引起國外同行的關注和重視。
想加入艾邦改性塑料交流群的朋友,請添加微信號ixuzhu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驗證信息:姓名+公司名稱+主營。和行業人士共同交流。
本文由艾邦高分子整理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第一屆特種工程塑料發展與應用論壇
2017年10月20日
蘇州 昆山維景國際酒店昆山市花橋鎮花橋國際商務城兆豐路2號
The 1st Forum on Development & Application of Special Engineering Plastics
(Suzhou, October 20th)
主要議題Meeting Topic
會議議題 | 嘉賓/企業 |
工程塑料及特種工程塑料做汽車發動機等苛刻環境下的應用 Engineering plastics and SEPs on the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 擬邀請一汽/上汽等 |
半芳香聚酰胺合成與性能研究 Study on the synthesis and performance of semi-aromatic polyamide | 四川大學 楊杰教授 Prof. Yang Jie, Sichuan University |
耐高溫阻燃劑以及配色等助劑解決方案 High performance flame retardant and color solution | 擬邀請科萊恩/索爾維 |
高溫工程塑料在汽車領域應用 High temperature Engineering plastics on the Auto application | 擬邀請巴斯夫/蘭蒂奇/索爾維 |
PA10T & LCP在電子電氣領域中的應用 Application of PA10T & LCP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 金發科技 |
高溫尼龍在新一代手機納米注塑材料應用 High temperature nylon on the NMT of the new smartphone | 擬邀請DSM/江門眾泰/華力興 |
高性能尼龍在筆記本等消費品的應用 Applic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nylon on the notebook | EMS |
高溫尼龍在連接器中的應用 Applic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nylon on the connector market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Foxconn(Kunshan) |
PPA/PPSU/PEEK/LCP/PPS相關技術應用 PPA/PPSU/PEEK/LCP/PPS related applications | 待定 |
請加微信并發名片報名;張小姐:18320838592; 江先生:18666186648,微信同電話號碼。會議詳情請點擊此處;
閱讀原文,即可報名#標簽#其他#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