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4月7日,美國北卡州一家氫燃料工廠發生爆炸,具體原因目前還在調查中。這也是繼去年全球范圍內多起涉氫事故之后,再次將氫安全的話題放到了大眾的眼前。
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曾講到:“在氫氣全產業鏈中,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與常規能源相比,氫能具備一定的安全屬性。一是氫氣的擴散系數和浮力更大,泄漏時濃度可迅速降低;二是氫氣的爆炸范圍很寬,單位體積或單位能量的爆炸能很低,點火能不高,不產生濃煙和灰霾;三是泄漏速度快于常見燃料,但泄漏總能量不高。只要相關企業在生產裝置設計、建造、生產、運輸、應用等各個環節中嚴格按照相關法規和標準實施,氫能的安全性就能夠得到保障。首先,在制氫環節,目前常見的制氫方法有熱化學法制氫(如天然氣重整制氫和甲醇裂解制氫)、工業副產氫提純制氫、水電解制氫、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等。而作為當前應用最廣泛的制氫方法,水電解制氫技術目前在系統安全、電氣安全、設備安全等方面已經形成了完善的安全設計標準體系和安全管理規范。在實際工業化過程中,水電解制氫技術的安全可靠性得到了驗證。

其次,在儲運方面,氫氣的儲運目前以氣氫拖車運輸為主。為將常溫下7kPa的氫氣多步壓縮至35MPa甚至更高專供氫氣長管車充裝,整個氫氣充裝工藝十分復雜,包括壓縮機、罐裝系統等,不過各環節都有相應的安全措施。而在加氫站方面,目前我國針對加氫站建設已有一系列的國家標準,以此為參考,加氫站在設計建設之初就有充分的安全設計,在選址、平面布置、加氫工藝及設施、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消防設施、預警設施等方面綜合設計規劃,能達到本質安全的目標。卸車流程、增壓流程、儲氫流程、加氫流程等都有保護措施。
氫安全對于氫能未來發展和應用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在發展過程中勢必會遇到很多問題,目前存在著幾個方面需要著手解決,以便為氫能的發展解除障礙。一方面是氫安全的技術投入依然還是不夠。各類試驗檢測裝備欠缺,同時氫安全檢測研究的能力也暫時難以滿足氫能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氫能專用安全裝置的缺失。缺少氫能專用的安全泄爆裝置,如果發生爆炸,缺少安全裝置情況下將無法將爆炸的影響降到最低。第三則是需要進一步完善氫安全的標準化體系,為氫能產業鏈各個緩解的安全運行提供支撐,同時組建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氫安全檢測研究中心,提升氫能裝備安全檢測能力。來源:氫能泡泡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嚴說一點):在氫氣全產業鏈中,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