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ADAS的主要傳感器,車載攝像頭是通過光線的反射將道路信息以圖像的形式采集到車載計算機中。相較于其他幾種傳感器,攝像頭的優勢在于可以識別道路標線、交通信號、以及障礙物種類等,且成本相對低。

由上表可知,四種傳感器各有優缺點。對于一般攝像頭來說,由于其感知是由可見光反射實現,因此在惡劣天氣、夜晚或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攝像頭的功能實現會受到巨大影響。早在2013年日內瓦車展,寶馬便已公布了第三代夜視技術,不僅能識別行人并單獨照射行人,還加入動物識別的功能。夜視系統能夠自動識別前方物體并在儀表盤、HUD抬頭顯示中發出警示。為了確保汽車在各種天候狀態、不同照明條件下都采集外界信息,車廠一般會選擇通過增加夜視系統(Night Vision)來進一步確保行車安全。目前來看,這一系統軟硬件成本較高,因此主要還是出現在一些豪華車型上:比如說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凱迪拉克等等。現有的夜視輔助系統可以做到識別超出遠光燈范圍的行人,對危險進行提前預知,來源軒轅智駕據了解,目前夜視系統按成像原理與鏡頭不同可以分為三類:微光、近紅外以及遠紅外(也稱為熱成像)。理解這幾種夜視系統,首先我們來簡單了解下可見光與紅外光
光線其實也是電磁波的一種,人肉眼可感知的波段被稱為可見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紅橙黃綠青藍紫,波長依次減少,大致在360-830nm(根據維基百科)之間。而波長大于830nm小于1mm的波段則屬于紅外光。在這樣一個基礎上,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前面說的三種夜視系統。微光夜視:通過放大接收到的少量可見光,最終將圖像采集并投射到相應顯示屏上。微光跟一般攝像頭的成像原理一致,都是通過可見光實現夜視,但需要一定的可見光環境。近紅外夜視:也有稱為主動紅外夜視技術,是指工作時用較強的紅外發射源照射目標, 利用目標反射回來的紅外線來得到物體的像。主動式紅外成像系統體積大,能耗多,但卻可以提升圖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工作波段在 800~1000nm 的近紅外光,其核心部件為紅外變像管,它起著光電圖像轉換及增強作用。目前車內對近紅外的應用已較為成熟,比如說常見的DMS攝像頭,由于其高精度,還可作為面部ID識別,來源凱迪拉克遠紅外夜視(熱成像系統):也有人稱之為被動紅外夜視技術,主要是利用物體自身發出的紅外輻射來成像,這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熱成像。熱成像系統是基于目標與背景的溫差而形成的紅外發射率的差異,利用輻射測溫技術對目標逐點測定輻射強度,而形成可見目標的熱圖像。其理論工作波段在1-14um之間,但一般遠紅外夜視主要使用短波 (3μm -- 5μm)與長波 ( 8μm --14μm)這兩種 。熱成像系統的核心在于紅外探測器。按探測器種類不同,其成像分為兩類,一是制冷型紅外,二是非制冷型紅外。致冷型的熱靈敏度高,結構復雜,一般用于軍事用途。而非致冷型靈敏度雖低于前者,但其性能可以滿足多數軍事用途和幾乎所有的民用領域。由于不需要配備制冷裝置,因此非制冷紅外熱成像產品性價比更高,為車載夜視的主要選擇。通過三種夜視的性能、原理介紹,我們可以得出下面一個對比表格:上述表格可以看出,遠紅外/熱成像的夜視系統具備在全天候下工作的能力,且在測距、穿透性上性能更佳,且不會受強光或光線突變的影響,明顯更適合當前的使用環境。結語
紅外熱成像它可以解決夜晚遭遇濫用遠光燈、霧霾天氣等帶來的安全隱患,是目前最適合用在夜視系統的技術方案。遠光燈與大霧天氣下,使用熱成像系統前后的影像對比,來源軒轅智駕目前在紅外熱成像領域,頭部企業正在不斷優化與積累,以提升加入競爭的技術門檻。比如說汽車夜視領頭羊維寧爾(原奧托立夫)、 以色列初創公司AdaSky,整積極導入深度學習算法來提升對行人、動物等的檢測識別能力。而在國內,雖然說在核心部件探測器上還有所欠缺,但以高德紅外(軒轅智駕)、紅相科技、保隆科技、睿創微納、大立科技等為代表的企業也正在積極加入這一戰場。智能汽車的發展,首當其沖的是傳感器產業,其中車載攝像頭可以說是目前應用成熟,在體量上也將快速增長的一個。車載攝像頭作為智能汽車行車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除了目前人人頭疼的芯片之外,其在精密度、可靠性等多方面都有著嚴格要求。更多關于車載攝像頭的行業資訊,請加入艾邦車載攝像頭交流群,上汽、長城、吉利、比亞迪、德賽西威、華陽、維寧爾、大陸、博世、航盛、舜宇、歐菲、聯創、信利、同致電子、聯合光學、鳳凰光學、水晶光電、sunex、艾邁斯、豪威科技、漢高、3M、日東、羅姆化學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均有加入,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探討。
活動推薦:2022年第二屆車載攝像頭產業鏈高峰論壇(4月14日 上海)
一、會議議題
Items | 演講議題 | 擬邀請 |
1 | 車載攝像頭在智能汽車時代的應用場景解讀 | 擬邀請:主機廠 |
2 | 攝像頭傳感器在智能汽車中的應用 | 擬邀請:主機廠 |
3 | 自動駕駛時代視覺傳感器的應用案例介紹 | 擬邀請:自動駕駛方案商 |
4 | 可支持夜間以及低能見度下行駛的攝像頭感知系統 | 擬邀請:自動駕駛方案商 |
5 | 智能駕駛駕駛員監控系統DMS技術及其應用案例 | 擬邀請:智能座艙DMS供應商 |
6 | 電子后視鏡的技術發展路徑與應用前景介紹 | 擬邀請:電子后視鏡供應商 |
7 | 車內流媒體后視鏡的攝像頭應用案例介紹 | 擬邀請:流媒體后視鏡供應商 |
8 | 車載360°攝像頭在智能汽車時代的應用和介紹 | 擬邀請:360°攝像頭供應商 |
9 | 車載攝像頭的核心部件光學鏡片的工藝技術介紹 | 擬邀請:舜宇光學,藍特光學,福特科 |
10 | 車載攝像頭(紅外)濾光片的應用案例介紹 | 擬邀請:旭硝子,水晶光電,日本電波, |
11 | 車載攝像頭鏡頭組-保護膜的應用案例介紹 | 擬邀請:3M,LG,蔡司,美能達 |
12 | 車載攝像頭膠合材料-UV膠的材料應用介紹 | 擬邀請:樂泰,愛普生,東洋,漢高,道康寧 |
13 | 車載攝像頭膠合材料-UV膠涂膠設備介紹 | 擬邀請:涂膠設備供應商 |
14 | 車載攝像頭貼合氣密性封裝解決方案 | 擬邀請:氣密性貼合測試供應商 |
15 | 高算力視覺芯片在車載攝像頭的應用方案 | 擬邀請:NXP,日立,TI, 三星 |
16 | 車載攝像頭相關應用標準解讀及測試方案 | 擬邀請:測試方案供應商 |
17 | 車載攝像頭的核心技術以及國內外的行業發展趨勢 | 擬邀請:福建省光學研究所,長春市光學技術研究所,浙江大學 |
18 | 高分子材料在攝像頭產業應用案例與技術解析 | 擬邀請:塑料材料供應商 |
19 | 圓桌會議:嘉賓和議題策劃中 | 擬邀請:主機廠,TIER1, 方案供應商 |
二、收費標準
參會人數 | 1~2個人 | 3個人及以上 |
2月13日前付款 | 2800元/人 | 2700元/人 |
3月13日前付款 | 3000元/人 | 2800元/人 |
4月13日前付款 | 3300元/人 | 3000元/人 |
現場付款 | 3500元/人 | 3300元/人 |
★費用包括會議門票、全套會議資料、午餐、茶歇、晚宴等,但不包括住宿;
三、報名方式
報名方式一:
演講或贊助:
范先生:15800874409(微信同號)
auto@aibang.com
請加微信了解詳情報名:
鄧小姐:15817337805(微信同號)

掃描上方二維碼即可在線報名
閱讀原文即可報名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智能汽車俱樂部):ADAS中夜視系統的分類與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