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鋰離子電池實現(xiàn)商品化,當時的電子產品已開始追求輕量化、便攜化,而最早的鋰離子電池的外殼材料主要為鋁殼,受限于鋁殼形狀的單一性及其厚度,鋰離子電池的推廣受到影響,因此索尼急需一種新型的外包裝材料,至此鋁塑膜應運而生。

軟包鋰電池用鋁塑膜按結構分為外層尼龍層、中間鋁箔層和內層聚丙烯薄膜層,尼龍層與鋁箔層之間采用膠水粘接,鋁箔與聚丙烯薄膜之間的粘接方式不同可以將鋁塑膜分為干法和熱法兩種。


市面上干法鋁塑膜的代表企業(yè)有新綸新材、昭和電工等,干法品的優(yōu)勢在于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工藝流程見下圖,鋁箔和CPP之間采用特殊膠水粘結而成,一般是鋁箔側上膠,經烘干后與CPP通過加熱復合后收卷得到鋁塑復合膜。
膠水的選型對干法鋁塑膜的性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新綸新材與國內外廠家均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現(xiàn)有采用的膠水經過更新迭代具有優(yōu)異的粘接性能,同時具備良好的耐電解液性能,此外新綸新材創(chuàng)新地采用低溫老化工藝,有效地降低了老化過程對CPP的慢結晶作用,避免了客戶端成型過程中產生的白化現(xiàn)象。

目前市場上的熱法鋁塑膜工藝種類較多,總體可分為三種,共擠復淋膜工藝、三明治式淋膜工藝和熱貼工藝。
01
將酸改性聚丙烯層與多層聚丙烯層共同擠出,淋復在鋁箔表面,該工藝下酸改性聚丙烯熔體可以充分與鋁箔表層溝壑接觸,錨固面積大,形成強粘接,且生產效率很高,可達100-120m/min,傳統(tǒng)的熱法鋁塑膜均采用共擠復淋膜工藝,代表企業(yè)是DNP和新綸新材,市場占有率高。

02
通過一臺擠出機擠出酸改性聚丙烯,酸改性聚丙烯層合于兩側放卷的鋁箔和CPP卷之間,熔融的酸改性聚丙烯與CPP卷之間通過擠出時的熱量粘接在一起,因為酸改性聚丙烯與CPP膜卷并非一體化熔融擠出,存在酸改性聚丙烯和CPP層間粘接力低下的現(xiàn)象,長期使用過程中存在分層風險,且生產效率不高,現(xiàn)市面上采用該工藝的廠家不多。

03
預先將酸改性聚丙烯和聚丙烯采用共擠流延的方式制得CPP膜卷,再通過高溫與鋁箔卷壓合在一起,生產效率低下,一般30-50m/min。該工藝相較前面兩種淋膜工藝而言,酸改性聚丙烯層在短暫的高溫壓合階段并不能完全壓入鋁箔表面的溝壑,所以粘接力相較淋膜工藝要差,且生產效率低,目前只有國內部分企業(yè)采用該種工藝。

新綸新材同時具備干法和熱法生產工藝,干法工藝品具有良好的沖坑性能,且膠水經過更新迭代,耐電解液性能優(yōu)異,熱法工藝品采用傳統(tǒng)的共擠復淋膜工藝,粘接性能優(yōu)異,耐電解液性能優(yōu)異,生產效率高。
原文始發(fā)于微信公眾號(新綸新材):一文看懂鋰電池鋁塑膜生產工藝,趕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