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此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有不少消費者投訴反映,商家宣稱智能手表具有防水功能,但是過水后就出現(xiàn)無法開機的情況。



對此,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團隊特意去扒了扒一些智能手表廠商對于手表防水的相關宣傳介紹。
1、防水等級有點雜……
防水功能是智能手表的主要賣點之一,不少商家更是著重宣傳具備“游泳”性能,但各類智能手表的防水等級和標準有點雜。比如華為兒童手表3是IP67級防水,Ticwatch GTX是IP68游泳級防水,小天才兒童電話手表D3是IPX8級游泳級防水,小米MI米兔兒童電話手表5C是IPX8 20米防水,蘋果Apple Watch SE是50米防水,佳明GARMIN Instinct是 10ATM防水等。







對于這些防水等級,
我們也去專門了解了下,供參考。
10ATM、50米:國際標準組織(ISO)定義的防水標準,表示在標準條件下模擬可承受的水深壓力。比如5ATM意思就是模擬50米深的水壓環(huán)境下不進水,通常也用50米表示,但并非實際50米水下的防水能力。
?
IP68 、IPX8: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推薦的IP防塵防水等級標準,表示將一定條件下電子產(chǎn)品持續(xù)浸沒在水中,性能不受影響。后面的2位數(shù)字分別代表防塵和防水,數(shù)字越高,防護等級越好。
2、同一防水等級,
適用場景竟然不一樣?
我們還發(fā)現(xiàn),即便同一防水等級的手表,在適用場景上也不一樣,這就讓消費者很迷糊了。比如華為兒童手表4X,滿足5ATM防護等級要求,防水達到50米,可用于游泳或海冰游泳等淺水域的水上活動,但是不適用于潛水,但是名瑞SPORTS WATCH可以潛水。


同樣的IP67級防水,華為兒童手表3提示不能游泳,但是京耳智能運動手表卻表示可以游泳。


3、提示不顯眼!
此外,有些商家對于防水性能和適用場景的宣傳介紹格外顯著,但有關不適用的場景或注意事項的提示有點不明顯,字體小且模糊,消費者極有可能忽視掉這些重要信息。

還有些商家僅說明是“生活防水”,但未對其具體概念予以說明。同時配一張手表浸泡在水里的圖片,有可能對消費者造成適用場景理解誤導。


一、
多數(shù)消費者對智能手表防水等級標注是不清楚的
在問及“如果一款手表防水等級標注為“IP67”或“IPX8”,您是否知道并理解其具體含義”的問題時53.2%的消費者表示認為自己搞不清楚,32.9%表示聽說過但不理解,13.9%表示聽說過并理解。

在問及“如果一款手表防水等級標注為“5ATM”或“10ATM”,您是否知道并理解其具體含義”的問題時43.5%的消費者表示認為自己搞不清楚,34.7%表示聽說過但不理解,21.8%表示聽說過并理解。

二、
多數(shù)消費者容易受到數(shù)字的引導
在問及“如果一款手表防水等級標注為 “50米”,您是否認為可以游泳時佩戴”的問題時73.8%的消費者表示認為可以,8.5%表示不清楚,17.7%表示認為可以。


消保委觀點
部分商家事前極力試圖將游泳或“類游泳”場景和防水等級捆綁在一起,無形中讓消費者產(chǎn)生防水與游泳的概念混淆,弱化了對適用場景的判斷,事后卻以“防護性能可能因日常磨損而下降”,或是“浸入液體而導致的損壞不予保修”為由轉嫁風險,這讓缺少甄別能力的消費者很難精準預防和合理維權。
?
商業(yè)宣傳要以普通消費者的認知為前提,商家除宣傳手表防水性能“理論極值”外,更要結合現(xiàn)實使用情況,使用顯著的方式告知消費者注意事項和適用場景,并對專業(yè)術語作通俗易懂的解釋說明,讓消費者作出更準確的判斷和防護。如果商家宣稱其智能手表具備可佩戴游泳功能,就應當保證相應的質量和性能,而不僅僅只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出廠功能”。
原文始發(fā)于微信公眾號(上海市消保委):智能手表“薛定諤”的防水性能?!丨消保委監(jiān)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