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10日,在第三屆匹克125·未來運動科技大會上,匹克帶來了獨家材料科技、工藝技術以及業界主流材料及工藝的系列創新產品。
匹克CEO許志華表示,擁有全球唯一的運動材料研發中心、全球唯一實現3D打印設計制造一體化智造中心的匹克,是擁有改變整個運動裝備市場力量的。
匹克科技創新方向上的“三角模型”:態極、3D打印這兩大自主科技核心與技術、以及行業主流材料及工藝,在此次未來運動科技大會上,均發布了強勢升級與創新的成果。
2020年第一屆未來運動科技大會,匹克嘗試了將態極科技“做成”紗線。2022年4月份匹克正式推出了態極單絲紗線并首次運用于跑鞋鞋面,8個月后,經過匹克科研團隊和合作伙伴的不懈努力,我們帶來了態極復絲紗線,并在運動服裝裝備上首次實現運用。
目前運動服裝中常用的彈性材料氨綸的斷裂伸長率,可以達到400%-700%。得益于態極的自適應性,態極復絲紗線斷裂伸長率大于960%,超過設備的量程。實現在運動過程中面料始終貼合皮膚,不會大幅度起褶滑動,降低運動過程中肌肉的抖動幅度,減少乳酸堆積,減少運動損傷。
態極復絲紗線的規格可以達到50D/24F,可以同時紡出直徑約14微米的細絲并合成一股。每根細絲僅為頭發直徑的五分之一,使得態極紗線織成的服裝擁有極佳的親膚性與舒適性。
態極面料經國際權威的檢測認證機構TUV萊茵,參考服裝及鞋襪國際RSL管理(AFIRM)工作組2022版的限用物質清單要求,進行化性測試,清單里所提及的限用物質,特別是BPA這一項,均小于報告限值。是世界首款達到這樣水平的高彈運動面料。
(雙酚A,即BPA,紡織品中的BPA主要直接通過人體皮膚吸收,或者通過汗液或唾液等體液遷移到人體。已經被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列為生殖毒性物質、皮膚致敏劑以及具有內分泌干擾活性的物質)
作為未來運動科技面料,態極紗線面料在物性、化性、環保性三個性能上具備領先性。
態極紗線打造出全新匹克運動緊身衣、緊身褲,無論跑步、瑜伽、健身都可實現“自適應”包裹,羊絨般的細膩與親膚性,讓它宛若第二層肌膚自在運動,無拘無束。
點擊觀看視頻
全新發布的態極5.0跑鞋將自適應性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態極的能量回歸區間最高值成功突破了70%!無論是慢跑還是快跑,自適應響應都更為靈敏、能量反饋也更為充沛。 態極輕量化科技持續升級,比上一代減重25%,持續減少跑步過程中鞋的重量所帶來的慣性,降低跑步能耗,提升跑步經濟性。
匹克應用3D打印技術與武漢理工大學WUT方程式車隊,進行方程式賽車懸架、空氣套件等實車設計與功能驗證。
首先是關于金屬3D打印解耦懸架搖臂的嘗試。根據實車數采數據施加多個典型載荷約束條件,對設計空間區域主要采用拓撲優化,以最大化剛度為優化目標,并對優化質量,最大最小梁單元厚度等進行約束。經過多步迭代后確定最佳優化條件。
其次是關于特殊結構高剛度部件的試制。我們在尾翼支架中間加入3D打印支撐,用于解決板狀的支架側向剛度不足的問題。同時,金屬3D打印與車銑機加工相結合才能使零部件具有更高的使用價值。這不僅提高了尾翼側向剛度,同時也提高了尾翼定位精度。
利用匹克光固化3D打印技術我們完成了整車1/5風動模型的制作與試驗。對風洞實驗的結果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并于仿真結果進行了對比驗證,發現仿真可靠性高,為今后設計過程中的CFD仿真準確性提供了重要參考。
3D打印光固化空氣動力學套件模具。光固化打印模具較泡沫模具而言具有更高的精度與強度,可以在承受更高負壓的情況下保持形狀,整體形變量較少,同時具有極高的表面質量,使得獲得的碳纖維翼片表面質量更高。
借鑒了賽車懸架搖臂的拓撲結構方案,結合匹克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的跑步數據,我們帶來了創新鞋底的“仿生骨骼結構”,將跑步過程中的滾動動作轉化為向前的推進力,最終研發出匹克3D打印方程式跑鞋。
在新材料、新技術、新算法的加持下,匹克3D打印技術將持續向專業運動領域探索。
點擊觀看視頻
針對物理發泡籃球鞋普遍存在重心高和場地感不足的問題,澎湃大三角2.0將中底厚度定為:前掌10mm,后掌17mm,并使用輕量化態極緩震模塊,實現場地感和回彈反饋的絕佳平衡。同時,通過鞋楦優化和邊墻TPU科學找形,提升球鞋一體性,跑動更加靈活、流暢。
全新澎湃材料進行珠粒物理發泡后,又進行二次模壓工藝處理,一舉解決了此前抗撕裂性差的問題,同時中底回彈率依然保持在70%以上的高水準。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彈性體網):匹克態極自適應服裝震撼登場,三大科技領域創新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