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鞋中底所用常見材料之一是EVA,但有PHYLON(飛龍)中底和EVA中底兩種叫法。其實兩種中底都是用EVA做的,不過一般來說EVA中底是指一次泡發EVA材料,Phylon中底則指的是二次泡發EVA材料。
圖 EVA一次模壓發泡成型鞋底EVA中底和PHYLON中底雖然都是用的EVA原料,但制造工藝不同使得兩種材料的性能有所差別,簡單來說:PHYLON最大的特點就是輕便,彈性好,具有很好的緩震性能;EVA中底也很輕,但是緩震性能和彈性方面遠遠的比不上PHYLON中底。
從成本上看,PHYLON為二次泡發,而EVA則是一次,因此PHYLON造價比EVA高很多。下面帶大家了解EVA材料以及一次發泡和二次發泡工藝。一、EVA材料簡介
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乙酸乙烯共聚物)材料是由乙烯(ET)和醋酸乙烯酯(VA)共聚而成,通過高壓本體聚合工藝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產品性能控制上,EVA主要依靠改變工藝條件(反應溫度和壓力)、調節劑注入量和醋酸乙烯酯(VA)注入量來調控產品的熔融指數(MI)和醋酸乙烯酯(VA)的含量,形成不同牌號的產品,應用于不同的方向。EVA屬于乙烯類產品,本身化學性質穩定,且分子中的VA分子基團具有耐氧化、抗化學腐蝕的性質,因此EVA材料整體化學性質穩定,并在相當程度上,耐海水、油脂、酸、堿等化學品腐蝕。也因為如此,其使用壽命長,抗菌、無毒、無味、無污染,是難得的環境友好型材料。EVA的分子鏈中引入了醋酸乙烯單體,降低了結晶度,提高了彈性、柔韌性、抗沖擊性、填料相溶性、熱密封性、透明性等性能。因此,在鞋材方面,EVA材料更優于其他乙烯類產品,成為運動鞋中底的常用材料之一。二、EVA一次發泡工藝
把材料注入/射入模具后通過高溫加熱后一次成型的鞋中底,就叫做一次發泡中底,也就是EVA鞋中底。鞋材EVA常見的一次發泡工藝有:傳統平板大發泡、模內小發泡、注射交聯發泡以及近幾年十分熱門的超臨界發泡。三、PHYLON中底工藝
把材料注入模具后,通過兩次高溫加熱后燒制成型的鞋中底,就被稱為二次發泡中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PHYLON中底。鞋材EVA二次發泡工藝就是將前面發泡好的粗胚磨掉表皮,壓入成品模具內,通過加熱冷卻兩個步驟使產品成型。加熱溫度在125-135比較合適,壓力50KG/平方CM,加熱一定時間后再水冷,拿出來就是二次發泡中底了。整體來說EVA技術相對足夠成熟,剛開始穿鞋子感覺非常軟,給人的第一感覺非常棒,但是時間長了,可能感覺鞋底出了個腳印,性能也有很大的下降。而PHYLON它是由EVA制造的,不過工藝復雜很多,成本貴很多。各方面性能好很多。需要說明的是,這不代表EVA就比PHYLON差,可以說同等工藝+材料下的PHYLON性能要好于EVA,但是由于工藝和材料的差異,有的EVA的性能要好于普通的PHYLON中底。除了PHYLON中底和EVA中底,PU中底也很常見,PU中底的最大優勢就是彈性和韌性比較好,缺點是密度較大、耐黃耐水解較差。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彈性體網):phylon鞋底和EVA鞋底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