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國內領先的硅化工企業合盛硅業發布了2023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5.84億元,同比增長12.37%;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26.23億元,短期承壓。
在技術突破上,合盛硅業已經完全掌握了碳化硅材料全產業鏈的關鍵技術,包括原料合成、晶體生長、襯底加工及晶片外延等環節,成功破解了多孔石墨、涂層材料等關鍵材料的技術難題,并在裝備技術上獲得重要突破。
在應用空間上看,受益于碳化硅功率器件在新能源汽車以及光伏儲能等領域帶來的效率提升,碳化硅功率器件需求持續提升,Yole預計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場規模將由2021年的11億美元增加至2026年的49億美元,2021—2026年年復合增長率達35%。
在此背景下,隨著合盛硅業在碳化硅相關產品上的持續研發,公司碳化硅產品良率在國內企業中名列前茅,部分關鍵技術指標已達到甚至超越國際頂級企業水平。具體來說,公司6英寸碳化硅襯底和外延片已通過國內多家下游器件客戶的驗證,并成功開拓了日韓、歐美市場客戶群;8英寸襯底的研發進程順利,已成功產出樣品。
平安證券分析指出,由于碳化硅襯底制備難度大且良率較低,造成碳化硅器件成本明顯高于Si產品,隨著襯底尺寸增大,可集成的芯片單位總數就越大,根據Wolfspeed數據,8英寸碳化硅襯底相較于6英寸可制備32mm2芯片的總數將提升89%,邊緣浪費將由14%降低至7%。同時,根據GTAT公司預測,相較于6英寸平臺,8英寸襯底的引入將使碳化硅器件成本降低20%—35%。
展望未來,在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及雙碳戰略持續推進下,光伏、有機硅產業將迎來新一波繁榮。工業硅行業在供需兩側共同增長中展現強勁勢頭,而在建筑、汽車等核心行業,有機硅的應用不可或缺。合盛硅業深度布局硅化工產業鏈,產品品類豐富,技術能力突出,有望充分受益于行業上行周期,實現業績增長。
來源:證券時報

推薦活動:
01
會議議題

02
擬邀企業
高純碳粉、硅粉、碳化硅粉末、坩堝、籽晶等材料企業; 晶錠、襯底、外延、晶圓等產品企業; 碳化硅晶體、外延生長等設備企業; 金剛石線切割、砂漿線切割、激光切割等切割設備企業; 碳化硅磨削、研磨、拋光和清洗及耗材等企業; 檢測、退火、減薄、沉積、離子注入等其他設備企業; 高校、科研院所、行業機構等;
03
報名方式



04
收費標準
05
贊助方案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半導體網):合盛硅業:2023年營收265.84億元 6英寸SiC襯底已全面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