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注塑廠都在關注的公眾號——艾邦高分子,戳藍色字體關注吧!
艾邦高分子開通評論功能了!
本期話題:說說你或身邊的人都遇到過哪些危險的工業安全事故?
快來參與討論吧,只要夠精彩,就有機會贏得我們精美的禮品哦~
到底是什么麻痹了你的安全神經?
對于工業安全,特別是人員安全事故許多人不以為然,究起原因,是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周圍,沒有深刻教訓不知道安全事故的厲害,只聽安全課堂上那與自己毫不相干的案例灌輸導致神經麻木,產生僥幸心理。只有親自經歷過安全事故或見識過安全隱患的人,才對安全事故有特別深刻的認識。
每一次的轉發只為給你腦海里敲一次警鐘!
本文作者在十幾年的注塑經歷中,親身經歷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數,死里逃生的也有,今天就介紹幾起他經歷的安全事故。
故事一:死里逃生之與死神擦肩而過的0.5秒
那年夏天,一個新模具來了要試模,模具很大,裝機器要求也很大,就選了日本宇部注塑機2200噸的機型。
這個機器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裝上模具后人再進入機器還有足夠空間。
試產有一會兒了,模具溫度估計也快恒定了。這時候產品還是有異常,我要做的下一個動作是調節模具溫度和水管溫度。
那時候經常用土辦法評估模具溫度,沒有探頭壓,紅外槍呀,就是手摸模具感覺溫度。另外就是手摸水管感覺溫度。我現在要做的是后者。
現在問題是水管太多,僅僅在機器后面的前后模水管就有十幾條,根本沒法分辨哪根水管對應哪個接頭。當這種情況在小模具上發生時候,一般是機器切換到手動,開后門伸手去觸摸。但這個機器太大模具離開后門導軌太遠,開后門以后手根本碰不到模具水嘴,那樣只觸摸水管的話很容易搞錯。怎么辦?
圖片為注塑現場的三維立體圖,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作者的位置
我想了個劍走偏鋒的辦法,進入活動的機器里面踩著格林柱去感觸模具水溫。我走到機器前面,切換手動,讓助手幫我看著機器。我繞到機器后面,開后安全門,搬凳子,上去,經過導軌到了格林柱上,關門,生產。
大家想一下,這時候我的位置,前面是一個重達十幾噸的模具,后面是機器的后安全門,我左手抓著模具固定側的固定壓板,腳踩在格林柱上,稍微彎腰,頭頂上也是格林柱,右手就等著測試模具水管溫度。機器很大,空間足夠。
但這絕對是一個違反安全規范,操作規程的危險動作,現在想起來我都毛骨悚然,因為這個動作的危險性和在懸崖上跳舞差不多。
當我關上后安全門的時候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動作的危險性,當生產開始的時候我意識到了。我面前,在支呀呀的聲音里,模具開模了,當合模動作開始時,我懵了。
當我們在遠處看模具開關時,我們只會感覺到機器是多么聽話。而當時我站在一個幽暗的小空間里,看到那黑乎乎一人多高的模具帶著風聲向我沖過來時候,我不由自主戰栗了,向后倒去,背撞上了安全門,又向前彈去,前面是正在合模的模具,我不能去,下意識腳往前蹬,但腳滑了,因為格林柱上好多潤滑油,很滑的,一蹬就會打滑,右腳打滑了。這時候我左手抓著壓板,以左腳為軸整個身子向反時針反向劃過去,也就是模具的方向。模具正在合模,我正在滑向兩瓣模具的中間部位……
老天很照顧我,我右手下意識往前抓,扶,結果是摔倒恰恰晚了0.5秒,我手扶到了還在合模的那一半模具上,隨即整個身子撞到了模具上。
如果我摔倒早0.5秒,我將扶不到模具,整個身體會滑進模具里面,那后果無法設想。
故事二:死里逃生之命運女神眷念的0.02米
這是一個氣體注塑成型的模具,所以用了自鎖噴嘴。我在調機,首先是要換料,所以要先射膠。
這是一臺650噸的小機器,我左手按著控制屏的射膠按鈕,身子很靠右邊,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清楚看射膠過程。點了一下射膠按鈕,膠很吃力地才出來一點,膠很硬很勉強,應該是時間短了膠還沒有熔融完畢。
圖片為氣輔注塑的過程
后來得知,是噴嘴太長,加熱圈太少,應該裝2個當時只裝了1個,所以膠熔融慢了。
當時我想,既然膠能出來一點,那么肯定還能再出來多點,所以就延長了射膠時間,剛才是點動,現在也是,但時間至少有1秒,但膠沒有出來,只聽的機器隆隆響。這時候只聽到霹靂似的一聲響,啪……再就是感覺到臉邊一熱,再就是身后人們一片驚呼。
后來得知是自鎖噴嘴的前半部分被打斷了,斷裂的噴嘴高速撞向了澆口套,撞擊后回彈,回彈中變了方向,從我臉邊很近的地方飛過,最后連飛帶滾至少有30米遠。
后來我還原過當時的軌跡,從落地位置和機器畫直線,再對比我站的位置,結論是回彈的噴嘴距離我的頭不到20厘米。
圖片為自鎖噴嘴
而噴嘴頭回彈的軌跡完全是不可預測的,它為什么斜著,為什么斜這么個角度……不知道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它再傾斜多20厘米,或者我當時往前彎腰20厘米,那一切都無法挽回了,它的力量太大,無生還可能。只能說老天對我不錯。
小編說說:
這兩個故事都是作者違反操作規程引起的,第一個是開后門安全門直接進入機器,危險程度小編想想都害怕;第二個則是噴嘴的料沒有熔融就強行射膠,特別是自鎖噴嘴中間部分強度太差,造成噴嘴被射斷。
小編雖沒有在工廠的一線上待過,但時不時會從網絡上或報紙里看到某某工廠又發生了安全事故,我想能被報道出來的肯定只是冰山一角。中國是一個制造業大國,上面的兩個故事也僅僅是發生在注塑模具行業的,還有那些在不同行業上戰斗的技術人員以及一線工作者們并不是人人都像本文的作者那么幸運,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后果是不堪設想的。也許,小編平時編輯的那些注塑安全手冊或操作注意事項你可能只是動動右指點擊收藏,過后可能就忘了去看。但沒有什么比真實的故事更能刺激你的安全神經。讀過本文之后,如果你的朋友或親人有從事這一方面工作的,不管是模具行業還是其他制造業,不要忘記轉發給它們。
每一次的轉發只為給你腦海里敲一次警鐘。
推薦閱讀:
作者:楊建宏 部分艾邦高分子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加入注塑交流群,請加微信:18665851945或13058121209,并注明“注塑+公司名稱”
艾邦高分子開通評論功能了!
本期話題:說說你或身邊的人都遇到過哪些危險的工業安全事故?
快來參與討論吧,只要夠精彩,就有機會贏得我們精美的禮品哦~
↓↓↓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