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企業做品牌,國內工廠做代工,這是不爭的事實。于是乎我們終于有了和國內最大的注塑廠家合作的機會。
原文地址:
http://bbs.polytpe.com/thread-3330-1-1.html
其實,跟目前算是我們最大客戶發生貿易往來還是在08年的事了,當時我們集團美國公司與國外一家很出名的小家電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幫他們回收一個品種的電器,同時用回收來的塑料再加工成制品。當時雙方也就是一種嘗試,我們是嘗試從事拆卸小家電,他們是嘗試回收型環保產品,他們打出的口號--綠色旋風,全部用再生塑料生產,當時獲得了沃爾瑪的大力支持,此類型的電器比用新料做的價格賣的還高,但很受消費者的追捧.(國外普通人士環保意識真的挺強的)。
當然這不是我今天說的重點,重點是在他們國內的加工商這里,因為大家都知道,國外企業做品牌,國內工廠做代工,這是不爭的事實。于是乎我們終于有了和國內最大的注塑廠家合作的機會,雖說前期試樣,試機是也碰到過各種小問題,但慢慢也終于做到了每月30噸的銷量,30噸PP黑色再生粒,雖說量不大,因為是指定供應商,價格說實在不低,利潤很客觀。但是如果大家做過指定供應商這種角色就會知道其實也挺難做的,任何企業都會盡最大可能的追求利潤,他們采購也經常會提我們價格過高等等的問題,因為是國外客戶指定的貨,又有第三方品質人員全程跟進,倒還不至于把訂單發給別人做。因為品質過硬,到時沒有出現過質量問題。
只是, 一個這么大的工廠,一個一月用料上萬噸的工廠,放在你的面前,你會沒有半點動心?你只滿足這30噸的銷量?我想只要是做過業務的不可能不動心,我們動心了,我們一定要做進去,做出規模!這是我們老總的要求。作業出來了,老總只交代了作業,剩下的就靠我們的團隊了,看看我們是如何交這份作業的。
考慮到對方公司的規模,我們知道不能操之過急,沒有找到關鍵的人可能會起反作用。于是第一個問題出來了,怎么找到能說上話的人呢?直接找與我們聯系的采購?這肯定行不通,怕人家以為我們要投訴或啥的就不好了,直接去工廠?去了幾次,人家不接見你啊,我們公司交易量在他們供應商里排在400多以后,怎么可能有時間來見你,小采購跟我們聊了10分鐘就完事了,我們可是花了好幾千打的飛旳啊。。。。。沒辦法只好用暗了,逼你出來吧!于是乎美國的底料到不了,生產排不上,運輸到了幫我先扣著,小采購的郵件終于CC給他們副總了,說話的人出來了,好了,貨馬上包車送,終于在規定的時間內到了。(其實真的早到了)
知道了是那尊大佛,那么就好辦事了,郵件問候,過節啥的送送小禮品(土特產)。終于在2010年盼到他們過廣東考察其他供應商的機會了,因為平時聊天知道了他們的日程,就盡量要求來我司考察,終于見上了第一次面,看完工廠他說:“原來你們規模那么大啊,我一直以為你們就是兩三臺機呢”有了好印象,剩下的就好辦了,我把早準備好的《關于再生粒部分替代新料的方案》給了他們一行,就著這個方案討論了一個下午,終于有了成果,立刻發5噸試用!
晚飯,安排酒店,忙的不亦樂乎,本來還安排了些其他節目,但都被拒絕了。我以為是他們因為初次交往,客氣。但后來證明,他們真的很值得尊敬,對供應商安排的都是如此拒絕了的。
5天后反饋結果出來了,完全達到了我們方案里給出的物理指標,檢驗合格,同時成本也達到了預期的降低到這里,終于松了一口氣,為了這份作業,我們跑了3次江浙,前后時間花了一年多。結果怎么樣?結果當然是相當的好,月使用量從30噸到100噸,我們用了一年,從100噸到600噸,我們只用了兩個月。
做銷售,深挖潛是必修的學問,你做到了嗎?
來源:阿里巴巴
成功不在于你贏過多少人,而在于你幫助過多少人。你與之分享的人越多,那你成功的機會就愈大。傳遞TPE正能量智慧,也有您的功勞,讓我們一起實現夢想。如果您覺得文章還不錯,請順手分享朋友圈。
關注中國熱塑性彈性體論壇公眾微信號:polytpe
關注公眾賬號方法:1、點擊右上角 2、查看公眾賬號 3、關注
推薦閱讀:
作為一個新手如何去提高電話銷售技巧
提高銷售成功率的五條金律
保證成交的15句銷售咒語!
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關于業務交流的帖子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