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TechCrunch.com,作者喬希·埃爾曼(Josh Elman)是風投公司Greylock Partners的合伙人。由搜狐IT翻譯:
十年前,許多20歲左右的青年男女都是當時的新型社交網絡(Friendster、Myspace和Facebook)的最早使用者。所以我們現在應該關注今天的青少年,也就是所謂的千禧一代。這一代的成長環境與之前任何一代都不同,他們成長的世界里充滿了移動互聯網。由此我們把目光放在這一代人身上,從他們的行為中我們可以探尋到未來的生活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在過去十年中,許多技術層面的基本問題已經發生了變化,對這一代人的影響體現在:
1、手機的數量超過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
在最新的調查中,有65%的受訪青少年表示寧愿沒有汽車也不愿沒有手機;
2、“鍵盤快捷鍵”等詞匯已經不復存在,“保存”和“點擊”漸漸被“手勢”、“分享”和“輕觸”取代;
3、因為人們經常通過互聯網等渠道保持聯系,個人隱私越來越少。
我喜歡將這個人群稱為“觸摸一代”或“T世代”,觸摸一代最讓我興奮的地方是他們對于軟件和產品有著如此與眾不同的想法。我在16歲時最大的幻想是開著父母的車外出和好友兜風,但是對于這一代來說,他們的自由體現在互聯網和各種設備之中,新的消費類產品快速增長恰好體現了這種趨勢。
他們希望用觸摸來完成所有的事,他們的隱私觀念淡薄,卻又懂得在分享動態時分清各種復雜關系。無論身處何處,他們都要求最快的網絡速度,用以和他人創造越來越多的聯系,這種行為是前幾代人所不能理解的。
對觸摸一代來說,觸摸是最重要的事,他們對于手勢的狂熱遠超“鍵鼠一代”的預期。現在最流行和最新穎的應用都使用了觸摸方式來幫助人們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系。
在Vine或Instagram中,人們需要按住屏幕拍攝視頻;Snapchat中,用戶對屏幕進行直接操控時才會顯示畫面;當你在Tinder中向右滑動(表示對某人感興趣),你已經通過觸摸頭像而和他們形成了聯系,即使此時還未收到對方的回應。這些對屏幕的輕點和觸摸都大大改變了我們和軟件的關系,假如你現在想要在移動端創造任何新玩意,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提供良好的手勢操作和交互方式。
觸摸一代生活在一個不斷聯系中的世界,但是卻常常感到孤獨。因而他們一直在尋找一款能讓他們維系真實關系、進行“真正談話”的產品。伴隨成長的社交網絡讓他們更容易地同大家分享生活,但是現在這種行為已經逐漸成為了比拼人氣的“人氣競賽”。
那么,他們如何找回私人化、真實化的對話方式?這就是社交網絡的第三階段:既能讓他們充分互動,又能讓他們遠離喧囂的世界。
目前正處在第三階段的起始時期,許多企業針對觸摸一代的特點創造了自己的產品。例如,在通訊應用方面,MessageMe、Kir、Viber、Line、WhatsApp、Snapchat、Tango和微信都獲得了爆炸性的增長。它們的成功體現了新的消費趨勢——即時、私密,能體現個人情感。人們在這些應用中可以通過貼圖表情、圖片、視頻等方式來表達自己。
有趣的是,觸摸一代對上一代人使用的工具不太感興趣,他們很少使用電子郵件或即時通訊工具,短信也很少發,因為短信目前仍在收費。每當拿到新的智能手機,他們就開始忙于下載新應用和設置用戶名,這和8、9年前新入學的大學生興奮地用電子郵箱賬號注冊Facebook一樣。
部分公司和產品已經失去了他們的核心用戶,其中包括雅虎、AOL、微軟/Windows Live、Google/Gmail。但為了能在10年之后依然保持公司活力,他們需要創造能吸引觸摸一代的新產品。
即使Facebook和Twitter這樣的新一代領軍企業也不得不創造新的社交方式來保證留在這個“新世界”。剛剛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騰訊就是一個很好的正面例子,它一直是中國互聯網的中流砥柱,微信的成功被看做該公司重塑自己的開始,目前微信已經擁有了4億用戶。
作為一個投資者,我對目前的情況非常興奮。我希望能在移動端上通過簡單的手勢獲得更多的體驗,未來的互聯網企業需要更多地滿足觸摸一代的需求。
如果您沒有關注,熱塑性彈性體論壇公眾號
就會少一個溝通平臺
關注中國熱塑性彈性體論壇公眾微信號:polytpe
我們一起聯手打造中國專業的熱塑性彈性體行業交流平臺,免費技術行情資訊頻道!
更多精彩請關注、熱塑性彈性體論壇
公眾微信號:polytpe
關注公眾賬號方法:1、點擊右上角 2、查看公眾賬號 3、關注
《TPE微信訂閱版》覆蓋人群廣,信息豐富,如果您有好文章要分享,或者供應信息要轉發,請聯系站長微信:18666186648
我們關注TPE熱塑性彈性體,同時不定期推出[科技]類文章~敬請關注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