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首次與本土汽車主機廠合作打造電動概念車。
巴斯夫全球高級副總裁、負責大中華區業務與市場發展的鄭大慶博士(右)與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帆。
巴斯夫電池技術和解決方案延長續航里程,增強安全性
巴斯夫為鋰離子電池的特定應用提供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高效率正極活性材料,包括鎳鈷錳氧化物(NCM)和鎳鈷鋁氧化物(NCA)。
巴斯夫HED?高能量密度正極活性材料滿足汽車動力總成系統對鋰離子電池不斷發展變化的要求。
固力順?FC G20 電池冷卻液以其低導電率保障電池安全,阻燃且耐高溫的密胺樹脂泡沫材料巴斯夫Basotect? G+制成的電池片非常適合電池防火阻隔包覆應用,而Cellasto?,一種粘彈性高阻尼材料制成的電池底座則具有持久的耐用性,并能出色滿足駕駛需求。
巴斯夫Formaldpure?/PremAir? BLD催化劑解決方案可保持車艙內空氣清新安全
專利Formaldpure?技術可以在室溫下徹底地將甲醛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避免二次污染。現場試驗證明Formaldpure?可快速去除甲醛,同時長期保持高效性能,使用壽命超過市場現有技術。
現場試驗證明PremAir? BLD可在室溫下快速將臭氧分解成甲醛,轉換效率高,同時長期保持高效性能,其有效期限超過市場已有技術。
Formaldpure?/PremAir? BLD技術可以復合在同一濾網,實現一網雙效。并可根據不同空氣凈化系統進行定制設計。
Sorbead?高效吸附技術可以同時吸附來自外部空氣中的SO2、Nox和NH3等污染物。
巴斯夫與廣汽研究院共同研發的車漆顏色以及巴斯夫先進的噴涂工藝,分別滿足目標駕駛者在情感及功能方面的不同需求。
三種定制車漆彰顯駕駛者個性。
低溫烤漆工藝可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巴斯夫iGloss?清漆運用新型清漆化學配方,將無機組分帶來的柔韌彈性漆面與強耐候性以及無機玻璃狀納米團簇的高耐刮擦性結合起來。
包括保險杠和擾流板在內的車身板件采用巴斯夫聚氨酯系統Elastolit?制成,加工成本更低,且具有抗沖擊性。
Elastoflex?車身空腔填充NVH泡沫,同時結合安固力液體阻尼漿料應用于車身,可減少氣味,降低風噪/路噪
Elastoflex? W座椅泡沫,實現15%輕薄化設計,使駕乘人員獲得全面舒適感受,并能增大駕乘空間。
高光澤鋼琴黑內飾部件采用巴斯夫特種聚酰胺Ultramid? Deep Gloss制成。該材料榮獲2018年德國創新獎,首次打造出無需額外精心噴涂保護涂層的鋼琴般黑色高光澤且耐刮擦表面。
Haptex?非溶劑型PU合成革用于座椅面料,高低溫環境都具有極佳手感,同時具有低揮發,低氣味,以及優異的耐水解、耐磨損性能,保證長期使用。
Hydraulan?406ESI高性能剎車液,結合了低粘度和高沸點的特性,確保未來自動駕駛系統所需的安全制動性能。
Ultraform?LEV低揮發性聚氨酯甲醛材料應用于寵物艙鏤空地板,以及共享車座艙/行李艙鏤空隔板,發揮了該材料的高剛性,易于表面清潔的特點,該材料超高的注塑流動性能也保證了實現纖維網格的設計創意。
關于每臺概念車的一些亮點:
巴斯夫助力廣汽研究院共同打造的三款電動概念車,分別針對中國車主多樣化的個人生活方式需求定制。
巴斯夫材料助力打造優雅汽車座椅,突出駕駛者個性氣質
Ultramid? Vision——由巴斯夫創造的世界上第一款半透明聚酰胺——可用來制作紅寶石項鏈造型的裝飾件。
巴斯夫Ultrafuse? TPU 3D打印技術可打造毛皮質感的座椅表面。
巴斯夫Ultramid? Advanced N (PPA)制造的塑料齒輪確保機械座椅旋轉機構平穩運行
Ultramid? Advanced N (PPA)可在高溫下提供出色的摩擦性能
還具有耐濕性,接觸敏感化學介質也依然能保持強度
巴斯夫擠出級Elastollan?光帶包覆材料,在內門框上實現了一種柔和的座艙內照明功能,這種不含增塑劑的TPU材質具有以下優點:
長期使用不會變黃。
高光通量,同時具有光擴散效果。
巴斯夫材料滿足共享汽車的需求
前保險杠采用由巴斯夫Elastollan? HPM制成的防刮彈性墊,這種熱塑性聚氨酯(TPU)既能實現自由設計,又經久耐用。
座椅靠背和座墊采用巴斯夫Infinergy? TPU顆粒泡沫,將舒適度與耐用性完美結合。
行李艙隔板使用了以巴斯夫Acrodur?水性丙烯酸樹脂分散體粘合的天然纖維復合材料熱壓成型板材。Acrodur?賦予該內飾部件高機械強度、輕質以及低揮發性。
Ultramid?Vision應用于車頂指示燈外殼,具有優異的UV耐候性能,并且具有
良好的耐刮擦性能,以應諸如自動洗車等相對苛刻的使用需求。
本文來源:巴斯夫;圖片來源:PCauto
現艾邦建有橡塑產業群,杜邦、巴斯夫、DSM、索爾維、蘭蒂奇、河南君恒、南京聚隆、金發、新和成、杰事杰、普利特、中廣核俊爾、意普萬、華力興、德眾泰、聚賽龍等企業加入歡迎產業鏈上下游的朋友入群探討,共謀進步。
推薦閱讀:
閱讀原文,即可加群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 智能汽車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