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以來,PP(拉絲)市場噸價從10975元的年內高位開始迅速回落。截至12月3日,市場參考價已跌至每噸8966.67元。PP市場緣何旺季不旺?
首先,國際油價下行,成本支撐疲弱。
進入四季度,國際油價震蕩下行,跌幅達10美元/桶。這主要因為沙特與俄羅斯加大馬力增產原油,且美國原油庫存量增加,油價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再看上游丙烯,由于東北地區下游企業集中檢修,大量丙烯貨源沖擊華東等地市場,加上需求乏力,丙烯價格出現暴跌。目前,華東地區丙烯噸價已經從萬元線上暴跌至7900元左右。原油及丙烯價格雙雙下滑,使PP市場缺乏成本支撐。
其次,檢修裝置復產,市場供應增多。
前期,我國PP裝置檢修損失量約為25萬噸,11月份這些檢修裝置陸續復產,供應量逐漸提升。目前大型裝置尚未有檢修計劃,預計12月份PP開工率還將繼續回升,市場供應壓力增大。此外,亞洲地區四季度檢修裝置稀少,韓國等地進口貨源也將對國內市場形成一定壓力。
再次,下游表現平平,缺乏亮點。
由于利潤一般,PP主要下游塑編企業基本按訂單生產,平均開工率約60%,環比持平。隨著PP市場價格快速下跌,塑編企業普遍持觀望態度,采購積極性十分有限。同時,BOPP行業開工情況也不樂觀,由于長期虧損,部分廠家選擇延遲開工甚至停工,開工率明顯下滑;塑料制品行業也出現產量下降趨勢,對PP的需求相應減少。
此外,近期我國家電、汽車等領域消費欠佳,在市場普遍看空的情況下,觀望情緒濃厚,拖累PP市場繼續震蕩尋底。
綜合來看,在國際油價下行壓力增大、裝置檢修減少、下游需求缺乏亮點等利空影響下,今年PP市場在跌穿萬元大關后恐難再翻身。
本文來源:中國化工報
現艾邦建有橡塑產業群,杜邦、巴斯夫、DSM、索爾維、蘭蒂奇、河南君恒、南京聚隆、金發、新和成、杰事杰、普利特、中廣核俊爾、意普萬、華力興、德眾泰、聚賽龍等企業加入歡迎產業鏈上下游的朋友入群探討,共謀進步。
推薦閱讀:
閱讀原文,即可加入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 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