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9月18日,一汽集團人事變革大幕被快速拉開后,如今一汽上下都處在大變革中。
9月21日,紅旗新H7車型在北京正式上市。當天,歷經風雨磨礪,中國汽車行業規模最大的汽車產品研究、開發和試驗檢測基地——中國一汽技術中心宣布摘牌,正式完成了其60年來的歷史使命。
“除了前兩天離職的劉主任,李總監也辭職了,這兩天技術中心走了很多人,甚至出現了簽字排隊離職的情況。”一汽集團一位內部人爆料
技術中心300米外“搭棚”搶人
“現在,北汽、吉利、奇瑞等車企已在距離技術中心300米外的花園酒店內搭棚,開設了招聘會,他們的目的很明確,要把一汽集團的技術人才‘招過去’。”上述一汽集團內部人士稱。
據了解,9月18日一汽集團的人事制度改革的消息傳出后,北汽、吉利等自主車企迅速北上連夜“挖人”,它們對汽車技術研發人才一直“求賢若渴”。
“搭棚”的背后,是員工“懷才不遇”的痛
在9月18日一汽集團深化改革工作動員會上,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指出,一汽現行人事制度存在三大問題:干好干壞一個樣、大鍋飯;價值創造者未得到有效激勵,成就感、獲得感不強;員工發展論資排輩。
為此,一汽迅速展開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第一階段引入競爭機制,實施全員競聘,其調整范圍涉及各子公司和職能部門正職、副職、初級及員工四個層面,并要求在9月18日之后的一周內所有重要崗位人員到位,而在此番競聘調整后預計職能部門將有四分之一的不合格人員進入“蓄水池”。
“實際上,早在幾年之前集團就在醞釀拆分技術中心,現在部門、科室、業務都被拆分了,職工除考慮手里的工作外還要思考今后個人發展方向。”上述一汽集團內部人士表示。
為何國企的“失敗者”卻成自主車企的“香餑餑”?
據了解,在上述招聘會現場,除因崗位有限,競聘失敗的離職者外,還有一些是從領導崗位下來的高級技術人才,而他們更多的是因為深化改革“時間窗口”的收緊,無法在短時間內拿出競聘方案,最終選擇離職。
改革到底“痛”的是誰?
“在離職的人中,有的是業內知名的高級技術人才,他們處于四五十歲的黃金年齡段,正是干點事情的時候,其他車企對他們是求之不得。”上述一汽集團內部人士對記者說,“他們掌握著一汽集團大量的核心技術,是一汽集團的財富,他們的出走會不會給一汽集團造成損失?”
毫無疑問,改革總是伴隨著陣痛,而似乎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一汽集團真正脫胎換骨,成為“中國汽車業第一品牌,世界上的金字招牌”。
而就在9月21日一汽技術中心摘牌后,研發總院、造型設計院、新能源開發院、智能網聯開發院等單位相繼成立,一汽技術中心被“分拆”。
夏利被雪藏“威”系列車型待復出?
徐留平對一汽集團進行改革是為其主業——造車,掃清障礙。
根據9月18日一汽在內網下發的組織機構改革方案:紅旗品牌由一汽集團總部直接運營,總部的核心業務部門主要為紅旗品牌服務;同時成立“奔騰事業本部”和“解放事業本部”,并與研發、采購、制造、營銷、新能源和車聯網等核心業務部門并列,其中,包括一汽夏利、一汽轎車、一汽吉林在內的所有一汽集團自主乘用車業務都將納入奔騰事業本部。
“一汽夏利是一家上市公司,一汽轎車也是一家上市公司,未來均由事業部管理,這便于把所有從研發到生產制造乃至營銷的資源進行規劃和管理,就好像我們現在很多業務需要集團營銷管理部統籌、產品需要研發中心來統籌一樣。”9月22日,天津一汽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
9月22日,一汽夏利發公告稱:“2017年9月21日,公司接到一汽股份上級單位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通知,一汽股份擬以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所持公司部分股份,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東將發生變更。”
對此,上述天津一汽相關人士表示:“現在我們有奔騰品牌,也有駿派品牌,夏利品牌暫時進入雪藏時期,這是品牌架構的一種形式。其實天津一汽還有其他品牌,如威志、威姿、威樂等,所以夏利并不能代表整個公司。而隨著企業的發展,未來一定會擁有多品牌、多門類、更齊全的產品陣容。”
此外,對于一汽集團自主品牌的未來布局,上述天津一汽相關人士表示:“目前,一汽集團旗下各自主品牌在銷售渠道上是共享的,但這種共享不僅指的是在同一個店里賣車;從更高層面來講,投資人更為看重的是一汽集團的整體實力。我們現在也發動各品牌下的投資人加入到自主品牌的行列,使我們的網絡分布更合理,市場的占有率更高。所以,我認為幾大板塊的組成從戰略的考量來講是符合現實情況的,也是為未來發展打基礎的一種做法。”
而在中融創投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鶴看來,一汽集團以公開征集受讓的方式轉讓一汽夏利“殼資源”,其態度明確,就是要把一汽夏利舍棄掉。
“從公告來看,一汽集團肯定是想將一汽夏利盡快脫手,因此才會進行公開征集,這不僅可以看出徐留平對處理一汽夏利的戰略部署,同時在解決同業競爭問題方面一汽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曹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實際上,早在8月2日徐留平履新當日,其便在發言中表態,從國家、社會層面講,一汽必須承載起“汽車強國夢”的重大責任,“要直面問題,直擊痛點,大膽改革,快速行動,要振奮精神,聚精會神,橫下一條心,背水一戰,迅速在自主品牌上有建樹”。
此外,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董事長徐平曾于8月28日調研一汽集團,并與徐留平交流座談。
在座談會中,徐平表示,一汽集團和長安汽車要加強業務領域合作,圍繞現有及未來整車產品、現有及未來動力總成、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共享出行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對此,徐留平表示,一汽將著手加強與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汽車領域合作的研究,并擬于10月份率團前往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期待雙方屆時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竺延風:今日東風人站在山巔看世界
“可以講歷史,不能沉醉在歷史上。”在2017東風汽車科技創新成果展上,董事長竺延風的所有言論都圍繞改革和創新。
對于東風和一汽這種國資委直管的老牌央企來說,改革的客觀困難之艱巨,恐怕身在其外的人難以體會。竺延風履新東風2年多,對外可以說相當低調,此次適逢東風汽車年度重要活動,從理念到細節,他倒是表達了很多。
“很多創新企業,當期的財務基本都是沒有收益,而是看估值。”他說,與國家對央企當下的利潤率、現金流等指標的考評相比,社會對創新企業的評價完全是另外一套邏輯。“這種估值不是看今天的市場有多大,而是根據創新力對未來的預判和認同。”可見,對這兩種評價體系的反思,也是他率領東風改革和創新的理論基礎。
東風汽車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
“要敢想”
“電動、智能、氫燃料、互聯,這些當下流行的概念其實業界早就有設想,只是過去想到了卻做不到。”竺延風表示,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的更多的問題可能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所以,創新體系的建立就是為了敢想,更多的想到。”他認為,站在時代巨變的當口,最新的生產方式、社會關系和文明的變化都已經體現到了汽車上,汽車已經并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就在科技展當日,東風汽車揭牌了“樊愉工作室”,一個個人的創新工作室,也是一個獨立的創新空間。
據悉,這個工作室將有獨立的預算,也不采用傳統的考核模式。“類似孵化器,他根據興趣創造成果,我們根據成果選擇是否商品化。”據竺延風介紹,個人工作室專門為那些無心行政管理的技術人才設立。在筆者看來,這也是為了踐行“敢想”的一小步,也是體制改革的一大步。
為了激發人才積極性,引入市場化薪酬也是東風人才競爭的改革之舉。“薪酬市場化改革的第一步已經完成,在座的各位高管的收入都比我高,而科研的專家的收入比我們都高。”竺延風表示,今年底薪酬改革將落實到第二部“能多能少”,而明年,會推進第三步“能上能下”。
數據顯示,東風先后有108人獲評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0人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建立4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38人獲得省部級和行業級專家稱號。
不唯GDP論
“供給側改革之后,不再唯GDP化。”竺延風說,對汽車企業規模和數量的統計,是歷史形成的,因為過去有規模才會有效益,有數量才有可持續發展。“現在大家都在轉變,例如大眾和豐田不再強調數量,不再強調1000萬輛以上,更多是強調經營質量,更多強調新能源。”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最開放的市場,更是效益最好的市場。就是在這個市場上,6大世界500強的中國車企利潤總和卻不及豐田。所以,中國汽車產業由大變強將是當下最大的挑戰。
“東風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也在轉變,不再單純追求做大,而是要做強、做優,經營高質量是第一位的。”竺延風還提到與合作伙伴的共同發展,與員工的共同成長,跟經銷商和客戶共榮。
為了營造一個良性發展生態,竺延風提出了5個“好”:好規劃、好管理、好隊伍、好能力和好生態。尤其是生態層面,體現了他對創新管理的理解。“創造快樂,開心工作,快樂生活,選人用人的生態更加具體化,反映企業追求向上的生態體系。”在東風汽車的創新體系當中,也是強調工作、樂趣、貢獻、舞臺、人生相輔相成。
“一定要主導”
帶領十幾萬員工的改革重任,落實在方針上該如何做?竺延風用12個字提綱挈領:創新驅動、開放合作、主動主導。
在這其中,創新驅動被放到了第一位,顯然是根本;2012-2016年東風共投入科技活動經費767億元,其中研發費用376億元。 而開放合作和主動主導是相輔相成的一體兩面。“既有國內合作,也有國際合作,既有央企合作,也有民企合資。”但是,“把各種經驗集中起來,形成我們自己的觀點,主動掌控各方面資源。”
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合作和跨界合作已經成為常態。但是,東風并不滿足于做一個集成的企業,一定要掌握核心技術。東風今年年底將投資100億建立三電產業園,總投資近200億。并在近期持股了電池企業寧德時代,另有一個新電池公司持股在談。已經建成“三電”系統實驗室28個;申請專利949項,授權專利438項;參與編制行業標準3項、國家標準16項。東風與PSA集團聯合開發電動版共用模塊化平臺(e-CMP),共享知識產權;與雷諾-日產聯盟聯合研發、制造中高端純電動轎車和經濟型純電動汽車;在瑞典建立電控系統研發基地。
針對外界對東風在PSA的話語權質疑,竺延風表示,這其實是一種誤解,事實上東風在PSA的話語權越來越重。“PSA對外收購歐寶,或者發展eCMP,都離不開東風的決策。而且PSA監事會的主席既不是東風也不是PSA的,是前空客的總裁,只有東風的監事是汽車專業方面的,其他都是各個領域的精英人物。”
結語:砥礪奮進新國企,是艱難的,是時代的,也是使命。如同竺延風所說,“過去,我們在十堰,相對閉塞,是在山溝里想問題;今天,東風人站在山巔看世界,希望外界在促進東風改革方面給予我們更大的支持。”
本文來源:搜狐汽車快訊
第一屆特種工程塑料發展與應用論壇
2017年10月20日
蘇州 昆山維景國際酒店昆山市花橋鎮花橋國際商務城兆豐路2號
主要議題Meeting Topic
會議議題 | 嘉賓/企業 |
上午 | |
特種工程塑料及高溫工程塑料市場現狀 Special engineering plastics and high temperature engineering plastics market present situation | IHS 徐徐 總監 |
高溫工程塑料在汽車領域應用 High temperature Engineering plastics on the Auto application | 蘭蒂奇 Marketing Manager David QI |
高性能尼龍在筆記本等消費品的應用 Applic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nylon on the notebook | EMS 薛小平 應用技術經理 |
下午 | |
半芳香聚酰胺合成與性能研究 Study on the synthesis and performance of semi-aromatic polyamide | 四川大學 楊杰教授 Prof. Yang Jie, Sichuan University |
高溫尼龍在連接器中的應用 Applic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nylon on the connector market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 張玉春 技術專理 |
PA10T & LCP在電子電氣領域中的應用 Application of PA10T & LCP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 金發科技 問剛總監 |
高溫尼龍在新一代手機納米注塑材料應用 High temperature nylon on the NMT of the new smartphone | 江門德眾泰 王愛國總監 |
請加微信并發名片報名;張小姐:18320838592; 江先生:18666186648,微信同電話號碼。會議詳情請點擊此處;
同期活動:
閱讀原文,即可報名#標簽#新聞,企業大事#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