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瀘天化集團四川中藍國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召開的成果發布會上宣布,我國首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采用非光氣法熔融縮聚專有技術的10萬噸/年聚碳酸酯工業化示范項目一次開車成功。
瀘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譚光軍在發布會上表示,瀘天化集團中藍國塑一期10萬噸/年聚碳酸酯項目于2017年4月1日開工建設;2019年1月30日,前系統碳酸二苯酯裝置一次投料試車成功產出優質產品; 3月11日,后系統聚碳酸酯裝置一次投料試車成功產出合格產品;5月15日產出優質聚碳酸酯產品。目前裝置運行穩定、安全受控、環保達標,產品各項指標達到國內優質水平。項目的成功,突破了國外對我國該領域先進技術的封鎖。
瀘天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光軍進行產品發布,并且向長期以來給予支持和幫助的相關行業和領 導表示感謝,表達出對于瀘天化集團中藍國塑聚碳酸酯在聚碳產業的信心和期望。
四川省經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翟剛表示,瀘天化集團中藍國塑聚碳酸酯非光氣法熔融縮聚專有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進口替代意義重大。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翟剛對于瀘天化集團中藍國塑聚碳酸酯項目建設成功表示祝賀,希望聚碳酸酯產業做大、做強、做精。
據介紹,該裝置采用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非光氣法碳酸二苯酯技術、中藍晨光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熔融酯交換法聚碳酸酯技術,自主研發、自主創新,是國內首套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化聚碳酸酯生產裝置,生產過程綠色環保,技術先進,產品質量優良。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研究員王公應表示,聚碳酸酯具有無色透明、耐熱、抗沖擊、阻燃以及良好的機械性能等特性,應用廣泛。我國聚碳酸酯長期以來依賴進口,近年來通過引進國外技術,國內產能猛增,不過目前產品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國外新建裝置基本為非光氣法,國內部分新裝置仍為光氣法。在國家“863”計劃、科技攻關計劃、科技支撐計劃、重大產業化技術開發專項等支持下,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了非光氣路線制備碳酸二苯酯的新型高效催化劑和反應分離一體化等過程強化技術,開發出9萬噸/年碳酸二苯酯技術軟件包。中藍晨光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趙奕表示,該公司自上世紀70年代起開始研究酯交換法聚碳酸酯技術,研制出新型高效催化劑,攻克了粘稠熔體物料的傳質傳熱和高溫、高真空狀態下的聚合反應等一系列工程技術難題,開發出10萬噸/年技術軟件包。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與項目各方通力合作,對首套9萬噸/年碳酸二苯酯和10萬噸/年聚碳酸酯工藝包,在工程技術上消化、改進、創新和提高,為項目一次投料試車成功打下了堅實基礎。
四川省委省政府及相關部門一直以來,高度關注聚碳酸酯科研成果的市場化轉化。省經信廳于2012年協調組建了由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中藍晨光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參加的四川省聚碳酸酯項目開發聯盟。在省經信廳的組織下,在瀘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2015年6月,瀘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中藍晨光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簽訂四方合作協議,正式啟動了10萬噸/年聚碳酸酯工業化示范項目建設,并由瀘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瀘州市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起成立四川中藍國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具體承擔項目落地實施工作。項目啟動后,瀘天化集團成立工程化開發、系統性技術、關鍵核心設備制造技術、成套包技術和系統控制優化技術五個攻關小組,并組織各方專家從工藝包審查,基礎工程設計、詳細工程設計,關鍵核心設備研制、安裝、調試,系統試車各環節查找問題,分析論證解決問題并反復進行試驗驗證, 確定最優方案。
瀘天化集團中藍國塑成立于2016年2月25日,公司由瀘州市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瀘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天華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四家共同發起成立,注冊資金7.28億元。公司規劃建設60萬噸/年聚碳酸酯全產業鏈項目,系四川省重點建設項目。其中一期2×10萬噸/年裝置總投資27億元,一期第一套10萬噸/年裝置已建成投產,目前處于試生產階段。
瀘天化集團中藍國塑相關負責人表示,瀘天化集團中藍國塑將進一步優化工藝流程,致力于開發高端化、專業化聚碳酸酯產品,打造聚碳酸酯全產業鏈。
現艾邦建有PC材料交流群,帝人、日寫、東麗、科思創、巴斯夫、LG、帝斯曼等企業均已加入,歡迎產業鏈上下游的朋友入群探討,共謀進步。
本文來源:中國化工報
推薦閱讀:
活動推薦:邀請函:5G新材料產業高峰論壇(7月6日 深圳 觀瀾)
5G新材料產業高峰論壇
7月6日 深圳
觀瀾 格蘭云天酒店
主要議題 :
No. | 議題 | 擬邀請單位 |
1 | 5G智能終端對材料需求及趨勢 | 聯想研究院 總監 施金忠 |
2 | 5G時代對新材料的要求 | SABIC應用技術開發副高級研究員 房亞鵬博士 |
3 | 適用于5G通信的介電控制材料 | 寶理 技術中心高級技術經理 潘能升 |
4 | 沃特LCP在5G上的應用 | 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5 | 高頻高速基材對材質的要求 | 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市場開拓經理 羅浩 |
6 | 聚四氟乙烯如何在5G中大顯身手 | 德清科賽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銷售經理 張可 |
7 | 四川東材5G相關材料介紹 | 四川東材 副董事長 唐安斌 |
8 | PI在柔性線路板應用 | 杜邦 |
9 | LDS-MID在5G手機中的應用 | 深圳市微航磁電技術有限公司 董事長 周紅衛 |
10 | 低介電PPO的合成與應用 | 南京海兆新材料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聶志堅 |
11 | 陶瓷功能粉體與有機材料復合后的介電性能 | 無錫隆傲電子有限公司 總經理 吳頔 |
12 | EMI的發展需求及適應行業發展產品創新 | 深圳科諾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開發總監 由龍 |
13 | 5G時代工程塑料的機會與展望 | DSM 資深技術開發經理 謝建志 |
14 | PEEK 在5G的應用 | 威格斯 亞洲區業務發展經理 張語婕 |
15 | 杜邦工程聚合物5G解決方案 | 杜邦 |
16 | 低介電PPS的開發 | 蘇州納磐新材料 總經理 周玄全 |
17 | EMS高性能材料在5G時代智能穿戴中的應用 | 艾曼斯(上海)化學貿易有限公司 銷售經理 黃靜波 |
18 | 低介電纖維在塑料中的作用 | 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研發中心主任 曾慶文 |
19 | 低介電無機鹽在改性塑料中的應用 | 典揚實業 董事長 劉勇 |
報名方式:
方式一:加微信
肖小姐:18476350855(同微信號)
郵箱:service@aibang360.com
方式二:長按二維碼在線登記報名
更多報名詳情,請點擊此處!
閱讀原文,即可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