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智能汽車概念正逐漸深入人心。作為未來生活的第三空間,汽車智能座艙需要給消費者以更好的沉浸式體驗。顯示屏是車內乘員獲取車輛及相關信息的主要界面,將成為沉浸式座艙體驗人機交互的重要窗口。
JDI在 CIAPE 上展示的概念座艙
對于習慣了使用手機、平板等消費電子體驗感后的消費者來說,更好的車載顯示屏的顯示效果必會成為剛需之一。可這份剛需的具體有哪些表現呢?這里我們就來做一個簡單探討。
mini LED背光與傳統LCD顯示屏顯示效果對比,攝于天馬展臺
根據部分廠商的調研來看,車載顯示屏至少需要具備以下基本品質:
1、高耐溫。由于車輛可能在不同季節、不同緯度上面行駛,車載顯示屏需要在一個很寬的溫度范圍內都能保證正常使用。因此耐溫性能是一個基本品質,目前行業要求是顯示屏整體達到-40~85℃
2、長使用壽命。簡單來說車載顯示屏必須支持至少五年的設計和生產周期,由于車輛保修的原因,此期限應當可延長至10年。最終,顯示器的使用壽命應當至少與車輛的使用壽命相同。
3、高亮度。至關重要的是駕駛員能夠在不同的環境光線條件下(從陽光燦爛到完全黑暗)輕松讀取顯示屏上的信息。
4、寬視角。駕駛員和乘客(包括后座乘客)都應該可以看到中控顯示器屏幕。
5、高分辨率。高分辨率是指單位面積內的像素點數量更多,整體畫面更清晰。
6、高對比度。對比值是定義最大亮度值(全白)除以最小亮度值(全黑)的比值一般來說,人眼可以接受的對比值最小約為250:1。高對比度有益于在光線較強時看清楚顯示畫面。
7、高動態HDR。畫面顯示質量需要綜合的平衡,特別是講究圖像的真實感覺和協調感。這個概念就是HDR(High Dynamic Range),它的實際效果就是亮的地方月亮,暗的地方越暗,亮處與暗處的細節都得到很好的展現。
8、寬色域。高分辨率顯示器可能需要從18位紅綠藍(RGB)升級到24位RGB,以實現更寬的色域。高色域是提高顯示效果非常重要指標
右邊寬色域的圖像色彩細膩程度,豐富程度都比左邊那個要好很多
可以看到三角形的面積越大,色域指標越大,表達的顏色內容也就越豐富,圖像內容也就也豐富,要三角形面積大,也就是三個頂點要越靠邊,也就是RGB純色要更純。
其他特性可能包括:
9、快速響應時間和刷新速率。智能汽車特別是自動駕駛,需要實時收集道路信息,并在關鍵時候,及時對駕駛員進行提醒。快速響應與刷新可以避免信息傳遞滯后,對于警告指示器和導航功能(比如:實時地圖、交通信息更新和備用攝像頭)至關重要。
10、防眩光和減少反射。車載顯示屏向駕駛員提供關鍵車輛信息,需要不因環境光線條件(特別是白天陽光交大)而降低可視性。當然,其表面的防眩光涂層不能妨礙可視性(需要消除“閃爍”干擾)。
11、低能耗。低能耗的意義在于可以減少對車輛能源的消耗,特別是新能源汽車來說,可以將更多的電能用于里程續航;此外,低能耗意味著減少散熱壓力,對于整車有著積極意義。
小結:
目前車載顯示屏應用最廣泛的是LCD面板,創新顯示技術則包括OLED、Mini LED 、Micro LED等。
傳統LCD面板很難全方位的滿足以上這些顯示需求,而OLED雖然其他性能足夠優秀,但是使用壽命是硬傷。Micro LED則由于技術限制,基本上還無法實現量產。而相對折中的選擇是采用Mini LED背光的LCD顯示屏,它可以通過精細化的區域調光來提升畫面品質。
2021年是Mini LED 量產元年,Mini LED應用正在快速增長。車載顯示的下一代創新顯示技術如何發展?歡迎加入車載Mini LED交流群交流。現已有集度汽車、天馬、京東方、華星光電、海信、龍騰光電、隆利科技等產業鏈朋友加入。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智能汽車俱樂部):智能座艙交互窗口:車載顯示屏的11點品質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