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艙感應系統可以將攝像頭數據與雷達傳感器和智能算法相結合,覆蓋整個車輛內部
-
小型化的內部攝像頭可以直接且幾乎隱形地集成到各種顯示屏中
-
該系統已符合未來的法律法規以及識別兒童的 Euro NCAP 規范
-
未來,車輛在某些功能上將類似智能手表,可以記錄重要數據
據10 月 13 日大陸集團官網消息,大陸集團已開發出一種用于車內傳感器技術的集成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滿足未來的安全標準,并進一步提高了車輛的舒適性。
基于大陸集團在車內攝像頭與毫米波雷達方面的技術積累,大陸集團可以對整個車輛內部進行實時物體檢測。因此,大陸集團的這一解決方案不僅僅是純粹的駕駛員監控,更為未來的自動駕駛方案提供額外的構建模塊。該技術符合Euro NCAP的安全法規。
“對于內部傳感器的新方法,我們不僅匯集了各個領域的專業知識,還應對了多項技術挑戰。我們有史以來第一次將攝像頭直接集成到顯示屏中,而不是集成到轉向柱或儀表盤中。為此,我們依靠技術的極端小型化,這為我們開辟了全新的定位機會,”大陸集團人機界面業務部戰略和產品組合主管 Ulrich Lüders 說。
內部攝像頭的小型化實現了全新的定位選項,例如直接集成到顯示器中
該技術的復雜性首先是將光學和傳感器系統集成到顯示器中,這個系統需要最小化到大約 10 毫米,精確且完全地集成到顯示屏中,以達到美學和外觀的最高標準。其次是雷達傳感器的精確定位,它必須能夠覆蓋車內所有區域。這兩種技術的結合以及精確的集成和定位使得開發不同的座艙傳感應用成為可能。
未來汽車在某些功能上將類似智能手表
該技術實現了兒童特征識別的功能,歐洲NCAP 組織將從2023 年開始獎勵積分。
大陸集團的解決方案能夠可靠地檢測車輛中的活體生物,不管是成人、兒童還是寵物。這對于未來的安全標準尤其重要,正如 Lüders 解釋的那樣:“通過我們的座艙傳感解決方案,我們滿足了歐盟通用安全法規 (GSR) 的新要求,還幫助汽車制造商在 Euro NCAP 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從 2024 年開始,歐盟委員會將在GSR的批準要求中包括駕駛員和車輛監控規范。比如說檢測駕駛員疲勞或注意力不集中的能力。此外,Euro NCAP 從 2023 年將開始獎勵安裝內部攝像頭系統。評估車輛安全計劃的自愿計劃,特別是在未來為兒童檢測分配評估點(child presence detection,CPD)。如果父母忘記后座有孩子,座艙感應技術會通過雷達傳感器和存儲的物體分類算法檢測到這一點,并發出警報。
“我們的開發重點是生物識別。除其他外,座艙感應可以檢測小孩的呼吸,將其識別出來并發出警報。錯誤警告幾乎是不可能的,”大陸集團內部攝像頭和客艙傳感產品經理 Daniel Naujack 解釋說。“基于來自內部攝像頭的圖像信息,系統還可以檢測到遺留的行李,并向車主的手機發送通知,比如說,如果他們忘記了租用汽車中的公文包。”
未來,座艙感應不僅能夠測量和評估物體運動,還能測量和評估車內人員的健康參數,如脈搏、呼吸頻率和體溫。如果系統檢測到健康緊急情況,它將以最小風險的操作安全停車。Naujack 總結道:“通過駕駛艙感應記錄各種重要數據,我們將使汽車在未來成為乘客的智能手表。”
自動駕駛的關鍵性要素
在向高級別自動駕駛行進的道路上,座艙內部傳感器將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的自動駕駛還是需要在突發的交通情況下將車輛控制權駕駛員。安全地設計這種交接是自動駕駛汽車必須具備的一項關鍵功能。配合車內傳感器信息以及軟件算法,內部攝像頭可以檢測駕駛員是否能夠收回手動控制。“自動駕駛允許司機在他們的車里做不同的事情,而不必專注于交通。這意味著系統必須能夠檢測到駕駛員是否沉浸在書本中甚至睡著了,以便成功且安全地返還駕駛控制權,”Naujack 說。客艙感應在自動駕駛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Robo-taxi可以隨時了解乘客的行為。
更多關于車載攝像頭的行業資訊,請加入艾邦車載攝像頭交流群,上汽、長城、吉利、比亞迪、德賽西威、華陽、維寧爾、大陸、博世、航盛、舜宇、歐菲、聯創、信利、同致電子、聯合光學、鳳凰光學、水晶光電、sunex、艾邁斯、豪威科技、漢高、3M、日東、羅姆化學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均有加入,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探討。
推薦閱讀: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智能汽車俱樂部):大陸DMS/OMS座艙感應:將攝像頭集成至顯示屏并整合毫米波雷達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