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售價6萬元的Pro Display XDR只是蘋果在Mini LED領域一次不太成熟的探索,那今年上半年發布的全新12.9英寸iPad Pro可以說給友商和消費者上了一課:出色的顯示效果并不是桌面設備的專屬特權。即使是移動設備,也能擁有如此極致的亮度和HDR表現。
蘋果試水的成功也標志著Mini LED完成了從前沿技術到大眾消費品的轉變。于是在2021年下半年,采用Mini LED顯示技術的產品如同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從講究便攜“生產力”MacBook Pro到專注于游戲影音的雷神911 Zero, Mini LED屏幕屏幕面板已經取代了曇花一現OLED,成為了高端筆記本電腦的新風尚。
不過話又說回來,品牌為什么要花大價錢重新設計采用新屏幕技術的筆記本電腦呢?沿用原本的顯示技術難道不是更成熟、更能控制成本的方案嗎?或者我換一個問法:改用Mini LED能帶來什么?
Mini LED能帶來什么?
我們先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看該用Mini LED的優點。首先,Mini LED能為產品帶來OLED難以比擬的超高顯示亮度,而且不同LED燈珠之間可以實現工作狀態的獨立控制(僅限主動矩陣驅動型面板,被動矩陣驅動型Mini LED依舊是一個驅動輪流驅動多個區域),從而實現更細致的背光與HDR效果。落實到產品上,就是能讓畫面黑色更黑,白色更白,畫面對比度更高,同時還能減少漏光現象的出現,早些年辦公屏幕黑色背景中有一團白的現象一去不復返。
其次,由于像素點不需要自發光,Mini LED面板不像OLED那樣存在嚴重的燒屏問題,能在顯示效果類比OLED面板的情況下獲得更長的使用壽命。除此之外,由于背光與顯示獨立,屏幕可以在不考慮亮度差異的情況下使用RGB排列。體現在產品上的話,就是屏幕顯示可以更加細膩。
再有就是Mini LED可以壓縮屏幕面板的厚度,特定的封裝方式還可以有效控制屏幕邊緣的大小,從而壓縮筆記本電腦的整體厚度并提升電腦的屏占比。而且Mini LED在背光上有更大的靈活度,對降低屏幕功耗,延長續航時間也有一定的幫助。這些還是只面向消費者一側的優點,對品牌來說,此時改用Mini LED也有著不少優勢。
首先,筆記本市場中采用Mini LED的產品還不多,這意味著Mini LED筆記本電腦還是一個嶄新的高端市場。而高端產品往往意味著更高的溢價空間。而且不同于OLED,Mini LED從供應鏈的角度保留了一定的“模塊化”或者說“自由選擇權”,不像OELD那樣只能打包采購。
但最重要的是,在疫情與居家辦公的影響之下,屏幕、筆記本電腦銷量大幅提升,終端產品銷量的提升自然也會帶動供應鏈物料,尤其是中低端零部件價格的上漲。此時選擇高端的Mini LED面板,能在類似的成本內實現更好的產品效果。
Mini LED這么好,為什么現在才用?
既然Mini LED這么出色,為什么電腦品牌直到2021年才開始想著在筆記本中應用呢?說到底這還是成本和應用場景的問題。其實早在2020年的CES上,微星就已經推出過采用Mini LED面板的創作筆記本電腦Creator 17。在蘋果MacBook Pro之前,宏碁也曾發布了Mini LED筆記本電腦產品。
但如果我們橫向比對微星、宏碁和蘋果的Mini LED電腦,不難發現一個共同點:這些電腦都不是主打性價比的中端游戲電腦,不是高端筆記本就是面向創意行業的高端創作工具,價格也都不便宜。
由于Mini LED在消費級顯示設備中還屬于新鮮技術,無論是大尺寸的電視還是小尺寸的電腦,Mini LED的技術都還沒有批量商用。即使是顯示龍頭品牌也都只在小范圍產品內試裝,無法通過批量生產來降低成本。
尤其是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由于面板尺寸更小,對產品的工藝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對還在Mini LED領域摸索的品牌來說無疑是大幅提高了應用難度與零件成本。
即使品牌想辦法克服成本、設計等重重困難,想辦法批量生產了采用Mini LED面板技術的電腦產品,關鍵應用場景的缺失也同樣是品牌需要面對的問題。無論是筆記本電腦還是平板電腦,其屏幕最終都需要為內容服務。
即使屏幕亮度再高、背光分區再精細,在播放低碼率SDR視頻時依然無法體現出硬件優勢。這也是品牌優先選擇在游戲筆記本與創作筆記本上采用Mini LED的主要原因:游戲行業已經有成熟的HDR場景,而創意行業的用戶也需要這樣的設備。
但對一般用戶來說,真正使用到HDR與高亮度顯示效果的場景始終還是少數,要知道ISO 3664 Condition P2對應的亮度標準還只是160cd/m2。換句話說,無論你用的是傳統LED背光,Mini LED還是OLED,對只是寫寫文檔看看綜藝的用戶來說根本沒區別。
Mini LED只是權宜之下的過渡產品
而且在談論Mini LED時,MicroLED始終是無法繞過的坎。現階段業內將芯片尺寸介于50微米到200微米的LED器件稱之為Mini LED,而在50微米之下的稱之為MicroLED。從上游供應鏈的角度來看,Mini LED只是MicroLED成熟之前的替代品,只是MicroLED良品率不高時的權宜之計。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MicroLED才是顯示行業未來的新方向。
這也意味著對相關企業來說,Mini LED只是一個過渡,這才是Mini LED過去不受終端品牌待見的其中一個原因:大家都知道MicroLED才是未來,又有誰愿意在Mini LED上掏出壓箱底的技術呢?
但從消費者的角度看,我們消費者無從得知MicroLED究竟會在什么時候成熟,我們也無法估計Mini LED的淘汰時間。我們只知道就現階段來說,Mini LED會是一個嶄新且優秀的選擇。盡管它未來注定要淘汰,但就現在來說,Mini LED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加工展):Mini LED大展身手,這次要引爆筆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