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2年Compaq推出第一臺IBM兼容手提計算機開始,筆記本電腦已經陪伴人類40年,成為人們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必需品。隨著硬件和軟件各類技術的發展,其功能、結構、應用也一直在變化,市場需求也不斷變化。
近幾年,隨著消費者對顏值和便攜性的追求,輕薄筆記本已成為各大筆電廠商紛紛布局的對象,輕薄、超便攜成為筆電的發展趨勢。
筆電產品由各類結構件和組件構成,要實現輕薄化,除了控制內部元器件的厚度和部件體積外,外殼材質的選擇也是減重的主要途徑。筆電外殼共分為四大件,即ABCD四個面,A面指的是頂殼,B面指的是屏幕那一面,C面指的是鍵盤那一面,D面指的是底殼。
在外殼四面材質的選擇上,各大廠商做了各種嘗試,目前筆電輕薄本常用外殼材料主要為鋁合金、鎂鋁合金及碳纖維復合材料。
近幾年,受益于各大廠商對輕薄化的極致追求和材料界同仁的努力推動,鎂鋰合金也漸漸被應用到輕薄筆記本中,并在輕量化和便攜性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鎂鋰合金,世界上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它之所以受各大廠商和消費者的的青睞,是因為其兼具了鋁合金、鎂鋁合金及碳纖維復合材料等輕薄本所用材料的優異性能,綜合優勢突出。主要有以下幾點(來源中鋁鄭州輕研合金官網):
超輕,鎂自身密度并不高,僅為1.74g/cm3,因為鋰的加入,使其密度下降到1.3-1.6g/cm3,是目前密度最低的結構金屬材料。比鋁合金輕1/2,比鎂合金輕1/3,可以更好的實現減重效果,滿足消費者對輕薄化的極致追求。
導電導熱性好,熱導率約為塑料的300-400倍,是碳纖維復合材料的30-50倍,導電性約為塑料的1016倍,是碳纖維復合材料的104倍,可以實現更好的散熱效果,避免了輕薄本散熱不佳的缺陷。
優異的減震性能,具有較大的內耗系數,能夠將能量消耗于金屬內部,可有效提高產品的穩定性。
優異的電磁屏蔽性能,鎂鋰合金對不同波段的電磁波均有較好的屏蔽作用,提高設備的安全性、準確性。
優異的機械加工性能及冷成型能力,機加工性能優異,加工表面質量好,切削力小,能耗低。冷加工性能優異,能夠進行室溫沖壓成型,提高生產效率。
在具備以上優勢的前提下,相對于碳纖維復合材料成本低,有助于廠商控制成本。
正是得益于以上優勢,鎂鋰合金在國內外輕薄筆記本外殼上成功應用并受到筆電材料廠商的青睞。例如:
鎂鋰合金以其優異的性能,贏得了市場的認可,相信有鎂鋰合金的加入,未來市場上低于1000克的超便攜輕薄本會成為市場的主流,
中鋁輕研合金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多年來專注于專精特新輕合金的研發與生產。自主研發生產的鎂鋰合金、鋁鋰合金、高強耐熱鎂稀土合金和超高強耐熱鋁銅合金以及高性能鋁合金/鎂合金鑄件、鍛件、稀有稀土合金、高純合金等產品廣泛應用于國防軍工及3C等領域。公司會不斷加碼研發投入,為中國制造貢獻自己的力量!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加工展):鎂鋰合金:筆記本電腦輕薄化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