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attery
圖片來源:上海杉杉
4月26日晚,杉杉股份(600884)發布公告稱,基于鋰電池負極材料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以及公司負極材料業務戰略規劃,為持續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并進一步提升公司市占率,同時通過加速一體化產線布局以實現降本增效,公司同意下屬子公司上海杉杉鋰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杉杉”)在云南安寧設立項目公司并投資建設年產3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計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約97億元(不含流動資金)。
項目總建設期預計32個月,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計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約60億元,規劃年產能20萬噸,建設周期預計16個月(自取得施工許可證起算),二期項目計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約37億元,規劃年產能10萬噸,建設周期預計16個月(計劃自一期項目建設完成并取得相關施工許可后開工)。
杉杉股份表示,公司與主要戰略客戶的合作正持續深化,急需擴產以滿足大客戶訂單需求的增長,全面提升市場份額。此次擬在云南安寧投建負極項目,符合鋰電池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以及公司戰略發展規劃,項目建成后有利于公司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持續擴大市場份額,鞏固公司行業龍頭地位。同時,該項目為集原材料加工、低溫改性、石墨化、碳化、成品加工等全部工序于一體的負極材料生產線,項目建成后將有利于公司強化一體化產能規模優勢,顯著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盈利水平。
資料顯示,作為杉杉股份負極材料運營平臺,上海杉杉在2021年末總資產已達102.03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35.77億元;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41.81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1億元。
據杉杉股份此前發布的年報顯示,公司負極材料產品單位盈利水平逆勢增長,單噸凈利潤同比增長65%;產品銷量大幅增長71.27%。同時,基于下游需求旺盛和公司產品性能優異,杉杉股份負極產品供不應求,市場訂單需求遠超供應能力,公司多措并舉,優化供應鏈體系,實現產能充分釋放,達到滿負荷生產,2021年負極材料銷量超過10萬噸。
就在4月19日,杉杉股份還發布消息,全資子公司寧波杉杉新能源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與四位戰略投資人——問鼎投資(寧德時代控股子公司)、比亞迪、寧德新能源、昆侖資本,通過云簽約的形式簽署戰略投資協議,對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進行增資,增資金額合計30.5億元,認購上海杉杉新增注冊資本合計3.05億元,成功引入比亞迪、寧德時代和寧德新能源三大鋰電巨頭。
浙商證券發布研報表示,目前杉杉股份負極材料產能12萬噸,石墨化配套產能4.2萬噸,內蒙古包頭二期6萬噸負極(配套5.2萬噸石墨化)將在2022第三季度達產,預計2022年底公司負極有效產能達18萬噸,石墨化自供率超過50%。目前公司規劃產能包括四川眉山20萬噸負極一體化項目,其中一期10萬噸將在2022年底投產,以及云南安寧30萬噸負極一體化項目。內蒙古、四川、云南等地區具備豐富的煤電和水電資源,公司可充分利用當地的低電價優勢,隨著負極產能建設及落地、石墨化工藝優化和自供率提升,公司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電池網注意到,杉杉股份在云南安寧投資公告中還講到,云南具備豐富且低成本的清潔水電能源,且昆明是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亦是中歐班列的重要起點。本項目選址云南有利于公司依托當地低成本的清潔能源和戰略地域優勢,積極拓展海外客戶及快速響應其需求。
據云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發的關于《云南省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顯示,云南省目標以新能源電池材料為重點,圍繞“資源—材料—電芯—電池—應用—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產業鏈,著力擴規模、延鏈條、拓應用,建成以昆明市(滇中新區)、曲靖市、玉溪市為重點,錯位發展協同互補的新能源電池產業制造基地,推動新能源電池產業“全鏈條、矩陣式、集群化”發展。
在產業規模方面提出,云南將力爭到2022年實現產值200億元,新能源電池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到2023年實現產值500億元,新能源電池產業項目集中建成放量、產業鏈持續完善;到2024年,新能源電池關鍵材料產業規模明顯壯大,形成100萬噸正極材料、50萬噸負極材料、15億平方米電池隔膜、20萬噸電解液、9萬噸銅箔、50GWh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20萬噸電池綠色循環利用的產能規模,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00億元。
來源:我的電池網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鋰電產業通):97億!上海杉杉擬在云南安寧投建年產30萬噸負極材料生產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