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晚,愛康科技(002610.SZ)發布了2022年半年報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公司預計上半年將虧損1.3億元至1.9億元;扣非后虧損2億元至2.6億元。
鈦媒體APP了解到,作為光伏配件的龍頭企業,愛康科技的業績早已深陷泥潭。公司連續第5個財報期陷入虧損,在此之前,公司2021半年報、三季報、年報,今年一季報分別虧損6671.89萬元、1.2億元、4.06億元、2295.26萬元。
毛利率已降為負值
在公告中,愛康科技分析了今年虧損的主要原因:
1.上半年國內外疫情仍在持續,項目開工進度不及預期,多地項目無法正常開工和復工。
2.受疫情影響,上游部分原材料供應商停工停產,物流運輸不暢導致公司備貨時間長,原材料供應短缺。
3.報告期內,公司張家港基地和贛州基地新投光伏組件產能逐步投入生產,公司在手訂單、銷售等均大幅增加。但受硅料、硅片、電池片及部分輔料價格大幅上漲影響,公司制造業產品原材料采購價格大幅上漲,整個行業終端市場毛利率水平受到擠壓。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愛康科技的毛利率已經降至-1.08%。
鈦媒體APP了解到,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公布的最新價格顯示,太陽能級多晶硅價格從2021年年初的8.76萬元/噸一路攀升至目前的近30萬元/噸,漲幅超過242%,達到2011年以來的新高。
也就是說,原材料價格上漲勢必會彌漫至整個行業,但從數據來看,在光伏設備近50家企業中,只有愛康科技一家公司的銷售毛利率降為了負值。
實際上,數據顯示,公司近5年的毛利率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其從2015年的18.8%下降至2020年的14.9%,到了2021年,公司的毛利率只有2.43%。可見,愛康科技的賺錢能力早就在削減,原材料漲價或許并非是影響公司虧損的決定性因素。
因此,愛康科技在公告中還解釋稱,上半年,公司對高效電池組件項目加大投建,同時進一步完善營銷中心、供應鏈中心、基建中心、研發院等建設,項目投建、運營、人員、研發等均需公司持續資金投入,尚未形成規模收益且費用支出增加,影響了公司損益。
但鈦媒體APP發現,截至第一季度,公司的現金流為-1.96億,負債合計57.03億,資產負債率達到59.83%,對比同行業中的其他公司來說,公司的現金流狀況并不樂觀,但在這樣的情況下,愛康科技卻大舉持續投入基建,是否是步子邁得太大呢?
異質結“賭徒”
公開資料顯示,愛康科技是一家以太陽能配件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以及光伏電站投資運營為主要業務的公司,產品主要包括太陽能邊框、EVA膠膜以及安裝支架,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國內首家光伏配件上市企業。
實際上,早在2017年,公司就開始下注異質結光伏電池,甚至不惜賣掉大批光伏電站業務回籠資金。之后,愛康科技不斷引入有實力的公司,如浙能電力、華潤電力等,和這些戰略投資者共同開發異質結電池項目。
而公司之所以選擇該賽道,則是因為異質結電池集眾多優勢于一體,競爭優勢明顯。據了解,異質結電池全稱為晶體硅異質結太陽電池,又稱HIT、HJT、HDT、SHJ。
該技術是在晶體硅上沉積非晶硅薄膜,綜合了晶體硅電池與薄膜電池的優勢,被認為是高轉換效率硅基太陽能電池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據公開報道,截至目前,國內已經有晶澳太陽能、通威股份、天合光能、東方日升等傳統光伏電站或組件龍頭企業不斷加碼,甚至還吸引了包括金剛玻璃、中建材、明陽智能等在內的其他新能源企業跨界入局。
據了解,愛康科技目前已經擁有江蘇蘇州、江蘇泰州、江西贛州、浙江湖州四大生產基地,其中湖州基地是國內首個建成的異質結GW級基地,項目規劃6GW異質結電池+6GW高效組件,總投資額50億。
但進入一個如此燒錢的行業,公司只能通過密集地出售參股光伏電站項目公司的股權,以回籠資金輸血異質結項目。
比如,去年12月,愛康科技就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無錫愛康電力將持有的新疆利源48.9%股權轉讓給長盛私募基金,轉讓價格為人民幣1.3億元;無錫愛康電力擬將持有的新疆利源 0.1%股權轉讓給三峽電能,轉讓價格為人民幣28.26萬元。
但這實際上,這些光伏發電業務對于公司來說毛利率相對較高,出售股權雖然能夠紓解一時的資金困難,但卻也直接引發了整體毛利率的下降。這也就是導致公司扣非凈利潤連續3年為負的最主要因素。
從這點看,愛康科技入局異質結電池領域,無非是一場豪賭。
2022年,完成75億營收?
實際上,愛康科技把全部身家押注在異質結電池上也不無道理。
在過去,公司的主營業務不算賺錢,股價也長期維持在低迷狀態。因此,愛康科技開始進行跨界,其領域涉足融資租賃、房地產、甚至是區塊鏈,但結果都并不如意。
比如,2016年5月,公司以2.46億元的現金受讓控股股東愛康實業持有的贛州發展融資租賃有限責任公司40%股權。愛康實業承諾贛發租賃2016年、2017年、2018年實現扣非凈利潤分別為不低于4689萬元、6890萬元、8817萬元,但這家融資租賃公司3年下來僅完成1.65億元的扣非業績,綜合完成率為80%。
2018年區塊鏈大火時,公司便在1月至3月發布多個公告表示進軍區塊鏈業務。同年3月,公司還宣布成立子公司贛州愛康區塊鏈新能源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繼續加碼區塊鏈業務。但隨著區塊鏈概念的熄火,愛康科技的區塊鏈業務也不了了之。
從數據上看,近10年看,愛康科技營收同比增長率從未超過60%,最高的一次是2014年同比增長率達56%。此外,公司的營收表現也十分不穩定,自從入局異質結電池之后,甚至還呈現了下降趨勢。比如,2020年,公司的營收還有30億,2021年卻只有25.31億元。
END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光伏產業通):光伏配件不給力,愛康科技豪賭異質結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