锕锕锕锕锕锕锕www在线播放,chinese篮球体育生自慰,在线看片免费不卡人成视频,俺来也俺去啦最新在线

隨著光伏行業上市公司陸續披露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全球組件出貨量情況也浮出水面,前四名均已出爐,晶科能源以約18.21GW的出貨量居于首位。緊隨其后的是天合光能和隆基綠能,兩者差距十分微小,晶澳科技則排在第四。
2020年和2021年,隆基綠能出貨量連續保持第一,不過在今年一季度,晶科能源重返第一的位置,隆基則降至第四,彼時,排在二、三位的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競爭十分膠著。上半年組件出貨座次再度重排,晶科、天合、隆基出貨均超過18GW,晶澳則降至第四位。
四大組件廠商半年報透露的一個共同動向是行業一體化產能擴張正持續推進,各家廠商均制定了龐大的產能目標。晶科甚至直言,垂直一體化能力是光伏企業參與未來競爭的必備能力,這似乎為行業一體化還是專業化路徑更優的爭執下了結論。另外,一線廠商在推動一體化布局的同時也在同步擴充N型產能,可以預期,N型產品出貨量占比將穩步提升。
海外市場貢獻較大份額
從各家公司披露的數據來看,上半年,晶科組件出貨量約18.21GW天合光能光伏產品出貨18.05GW,創半年度出貨量新高;緊隨其后的是隆基綠能,上半年組件出貨量18.02GW,其中對外銷售17.70GW,自用0.32GW;同期,晶澳科技電池組件出貨量達15.67GW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其他渠道了解到的數據顯示,出貨量排在上述四家廠商之后的分別是阿特斯和東方日升;相比之下,第一梯隊出貨量均超過15GW,已經拉開了與后方梯隊的差距。
同時,多家公司重申了全年目標,其中,隆基組件出貨量目標維持在50GW-60GW(含自用),全年計劃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晶科給出的指引顯示,第三季度公司組件出貨預期為9-10GW;全年來看,公司有較強信心完成35-40GW的組件出貨目標。
晶澳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第三季度的出貨目標在11GW左右,其披露的2022年目標同樣是35-40GW;天合光能年初制定的出貨目標是43GW(含自用)。
一般而言,四季度是光伏裝機旺季,各家企業也制定了不同的全年目標。因此,全球組件出貨量排名在年底時仍有發生變化的可能。另外,近期通威股份強勢入局組件市場,給該環節的格局帶來了新的變化,一度引發其他組件上市公司股價大幅走低。
根據中郵證券的判斷,通威股份從上游到下游進行一體化戰略布局,是不得已而為之,也是順勢而為,公司從集中式需求入手,實現量上擴充與盈利轉移,對于公司未來發展具有高度的戰略意義。組件領域的原有龍頭,以及擬進入的通威,將以競爭的形式合作,在行業增量下攜手前行,未來行業龍頭的競爭力和確定性將進一步提升。
國盛證券則提到,通威在組件領域布局多年后率先突破國內集中式市場,成本端優勢明顯,預期組件業務有望快速放量。
排名前四廠商的一個共同點是海外市場貢獻了較大份額。例如,上半年,晶澳科技組件的海外出貨量占比約67%。公司表示,在穩固中國、歐洲、美國、日本等主要光伏市場的同時,積極布局東南亞、澳洲、中美、南美及中東地區等新興市場。
晶澳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從三季度來看,海外組件交付價格是逐漸上升的。近期新簽分銷訂單價格有上升趨勢,大項目特別是遠期項目會與客戶存在商討過程。區域需求來看,國外還是要略強于國內,像一些傳統成熟市場需求比較旺盛,價格接受度相對較高。
頭部組件廠商上半年出貨排名再度洗牌
晶科能源上半年組件出貨目的地情況顯示,歐洲市場占比最高,中國、亞太和新興市場區域均有較高貢獻。在歐洲市場,公司的N型Tiger Neo系列組件產品實現了大量簽單和較高溢價水平;在中國市場,公司布局大基地項目的同時專注于分布式市場的開拓與發展,實現出貨量快速增長;在拉美、印度等市場,公司通過領先布局,抓住市場輪動機會實現快速增長。
頭部組件廠商上半年出貨排名再度洗牌
今年海外市場的一個重要變量是美國,從去年6月以來,美國發布了WRO(暫扣令),對太陽能電池、組件產品延長征收201關稅,對東南亞四國光伏產品開展反規避調查等;此外,印度也從今年二季度開始提高征收進口組件、電池產品關稅,以減少進口并促進本地制造業。
隆基綠能表示,上半年,美國市場受到WRO、反規避調查等影響,滯港倉儲等費用增長較多;為應對變化,公司將銷售重心轉向歐洲等其他重要市場,憑借產品服務、品牌認知和渠道布局等方面的長期積累,保持了較好的競爭力,海外業務基本盤穩定。
頭部組件廠商上半年出貨排名再度洗牌
天合光能在業績電話會上表示,公司在美國市場的主要挑戰是供應鏈、硅料可追溯問題;公司2022年下半年美國市場出貨恢復正常狀態,環比上半年大幅提升,全年預計2GW以上;預計2023年可以恢復公司在美國市場的正常市占率水平。
頭部組件廠商上半年出貨排名再度洗牌
關于海外需求持續性問題,由于四季度假期集中等因素,市場擔憂歐洲市場在傳統淡季的表現。對此,晶澳認為,今年歐洲是寒冬的可能性非常高,天然氣供應上會出現短缺,也會出現電力價格過高的情況,目前來看歐洲今年四季度會比往年需求好。
一體化及N型擴產同步實施
在半年報中,多家廠商提到了對于今明兩年全球組件需求的預測,光伏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天合光能判斷稱,2022年新增裝機約280-300GW,歐洲因俄烏戰爭對光伏產品需求大增;預計2023年新增裝機380-400GW之間,增幅在30%。
晶澳表示,從第三方數據看,明年行業需求在330GW到340GW左右,但公司認為還存在向上修正的可能,預計在350-400GW之間可能性較大,并希望市場占有率保持穩步增長。
面對潛在市場需求,一體化產能布局正成為越來越多廠商的選擇,晶科能源明確表示,垂直一體化能力是光伏企業參與未來競爭的必備能力。公司年初投產的16GW大尺寸TOPCon電池產能已于二季度滿產,合肥二期8GW電池產能已投產,尖山二期11GW也在建設中。
根據晶科能源的規劃,到2022年年底,公司在單晶硅片、電池和組件環節的產能預期將達60GW、55GW、65GW.公司表示,將繼續夯實行業領先的產能一體化水平,最大化實現垂直一體化的優勢,實現技術革新在產業鏈各環節的快速嵌入,不斷降低一體化生產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一體化產能的匹配程度已經影響到企業盈利能力,晶澳科技二季度毛利率環比一季度略有下降;公司表示,隨著組件產能釋放,電池產能存在缺口,外購電池推高了成本;但這些不利因素都是階段性的,會慢慢消除,新電池產能逐步釋放后,將減少外購比例。
上半年,晶澳科技除多個拉晶切片及電池組件項目投產外,還有多個一體化新建、改擴建項目在按計劃推進。按照公司未來產能規劃,2022年底公司組件產能將超50GW,硅片和電池產能約為組件產能的80%。在建和規劃產能明年將陸續投產達產,預計到2023年底組件產能將超過75GW,硅片和電池產能相應增加。
天合光能則選擇將新建一體化產能放在青海西寧,根據公司此前簽署的協議,將在青海西寧建設年產30萬噸工業硅、年產15萬噸高純多晶硅、年產35GW單晶硅、年產10GW切片、年產10GW電池、年產10GW組件以及15GW組件輔材生產線。一期計劃于2023年底前完成,二期計劃于2025年底前完成。
在一線光伏廠商紛紛布局一體化的背景下,N型產能是此番布局的另一個亮點。事實上,在下一代電池技術的選擇問題上,除隆基以外,其他三家一致選擇TOPCon。
根據晶澳科技的表態,目前TOPCon是比較成熟的,公司研發投入大,另外,異質結在2-3年有大規模量產的可能性,公司的異質結中試線也已經投產,鈣鈦礦、IBC等技術也一直有技術儲備。天合的情況與此類似,公司稱,綜合比較后,TOPCon是當期最優的技術選項。
晶澳表示,到2023年末,公司規劃有27GW的N型電池產能,再結合具體投產時間節點、市場對新產品需求,初步預計N型組件占2023年出貨目標的1/3左右。另外,N型產品較現有P型產品初步預期有1美分左右溢價,成本也略高,盈利水平要看整個行業趨勢。
面對一體化及N型擴產需求,一線企業普遍加大了再融資力度。晶澳科技在披露半年報的同時公布了可轉債發行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00億元,將用于包頭20GW拉晶、切片項目、曲靖10GW高效電池和5GW高效組件項目、揚州10GW高效電池項目。公司稱,此舉有助于奠定在大尺寸N型產品產業化發展的領先地位。
天合光能目前也在推進可轉債發行工作,計劃募集資金88.9億元,該事項已獲上交所受理。本次募集資金將用于公司年產35GW直拉單晶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從而自建一定比例的上游產能,促進N型技術路線的提升和整體推廣。晶科能源也更新了可轉債發行預案,公司計劃募資100億元,募資投向涉及年產11GW電池產線、20GW拉棒切方項目一階段10GW工程建設項目等。
文章來源:e公司

 

END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光伏產業通):頭部組件廠商上半年出貨排名再度洗牌

作者 ab, 808

密碼jyg0000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市| 广州市| 庆安县| 玉山县| 沛县| 甘谷县| 石首市| 禹州市| 静宁县| 襄垣县| 亚东县| 巫山县| 崇阳县| 三穗县| 高雄县| 阿拉善右旗| 托克逊县| 永泰县| 临朐县| 金坛市| 金山区| 丹东市| 新昌县| 海伦市| 麟游县| 沂南县| 崇礼县| 百色市| 磴口县| 桂东县| 怀仁县| 英德市| 东乡族自治县| 霍州市| 兴宁市| 梁山县| 枣强县| 镇坪县| 射洪县| 松滋市| 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