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上午11時許,生產車間內的機械臂開始轉動,流水線開始流動,一塊塊車用動力電池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
中創新航合肥項目的投產,為合肥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增加了一個重要載體。
項目計劃總投資248億元,用地約1250畝,主要建設電池生產廠房、倉庫、綜合站房、110kV變電站等生產及輔助用房,配套建設辦公樓等附屬用房,并購置各類生產及輔助設備組建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線。建成達產后將形成年產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50GWh產能。
?
據介紹,一期項目于10月8日投產后,二期項目也將于今年底投產。一二期達產后預計可實現產值160億以上。
去年8月10日,合肥市與中航鋰電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11月18日變更為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合作協議正式簽署,中創新航合肥基地項目正式落地長豐縣下塘鎮。
合作協議簽訂后,長豐縣搶抓進度、精抓服務、深抓保障,60天完成開工準備,表明態度、顯示力度。
?
去年11月8日上午,中創新航合肥基地項目推進會在長豐縣下塘鎮舉行,標志著該項目已全面進入快速建設階段。
今年以來,長豐縣堅持“重大項目重點保障”,常態化召開“周六解題”會議,創新“節點、一線、換位”“督幫一體”工作法,統籌協調項目進度,全力做好要素保障,保障了中創新航合肥基地項目從簽約到開工用時不到3個月,從開工到產品下線,僅用時11個月,刷新了各方矚目的“長豐速度”。
良好的投資環境,也吸引了相關企業不斷落戶長豐。今年以來,比亞迪合肥基地、中創新航合肥項目兩個百億項目先后在該縣下塘鎮實現投產。
下塘鎮黨委書記樊邵斌介紹,隨著比亞迪、中創新航等重大項目的落地,眾多上下游配套企業也接踵而來,選擇在當地投資,有的已經實現投產。今后下塘鎮將努力打造新能源企業全產業鏈。
近年來,合肥堅持走生態優先、高質量發展道路,堅定不移把新能源汽車作為主導產業,形成了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配套的完整產業鏈。
目前,全市已聚集規模以上企業300余家,今年1-8月份,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超過9萬輛。
合肥將充分利用良好的產業基礎,大力發揮區位、交通、創新、資源等方面優勢,加快完善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等多鏈結合的產業業態,加速邁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之都。
另外,10月6日,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創新航”)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交易,股票交易代碼“3931.HK”。
?
中創新航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鋰離子電池、電池管理系統及相關集成產品和鋰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市場應用開發的高科技企業,致力于為全球品牌客戶提供完整的產品解決方案和完善的全生命周期服務。
中創新航是國內能夠配套三家以上主流乘用車廠商的兩家電池企業之一,已與廣汽、長安、吉利、金龍等全面開展戰略合作,并與其它國內外主流乘用車、商用車廠商進入技術開發/即將量產階段。公司的VDA(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標準產品容量最高,全球銷量第一,也是行業內率先實現5系高電壓產品量產和全球唯一具備5系MEB規格量產經驗的公司。
2020年,中創新航新能源乘用車裝機排名國內廠商前三,其中,三元電池市場裝機量排名國內廠商第二,市場份額持續攀升;從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看,公司排名第六,保持高質量快速增長。
2021年公司量產、在建及新建產能約100GWh ,“十四五”期間規劃產能超過400GWh,并完成在華北、華東、華南、華中和華西以及歐洲設立六大產業集群的戰略布局,成為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制造商和全球優秀汽車公司的戰略供應商。
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業發展形勢良好,中創新航將依托自身在股東背景、技術、研發、市場、產品和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充分利用合肥市的區位與人才優勢,按照市場化、專業化的方式,合作共建中創新航50GWh項目。
來源:合肥日報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鋰電產業通):248億元!中創新航合肥項目投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