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lid oxide fue lcell,SOFC)是最高效率的燃料電池,也稱作陶瓷燃料電池,是一種在中高溫下將各種燃料氣(天然氣、垃圾填埋氣、煤氣、甲醇等)的化學能高效地轉化為電能的全固態燃料電池。
一般在650度以上SOFC才能實現滿負荷運轉 。系統層面還需要燃料供應系統(預重整器)、供氣系統(加熱器、壓縮機)、控制系統(電壓調節器、逆變器)及其他部件保證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工作效率可以達到65%~80%,由于工作溫度較高,其反應活性極高。
SOFC由電解質(陶瓷材料)、陽/陰極、連接體(陶瓷或合金)構成單電池,再由多個單電池構成電堆。
SOFC可應用于分布式發電、備用電源與熱電聯產,可以在制氫、綜合能源補給站、儲能、化工節能、交通應用領域(主要是應用在商用車增程器以及船舶輔助電力)等方面。
SOFC可采用天然氣、合成氣(CO、H2等混合氣)、生物質氣(如沼氣)等為原料,也可以采用煤制氣、煤層氣、頁巖氣、工業副產氣等為原料,促使傳統化石能源轉化效率提升,降低CO2排放,實現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
SOFC正向運行可以發電,逆向運行即為固體氧化物電解池(SOEC)。SOEC可利用余熱與可再生電力,同時高溫水蒸氣和高溫CO?可以契合SOEC技術大規模應用,電解效率高達85%~95%,遠高于其他電解水技術。
微型熱電聯供系統的發電規模通常為1~5 kW,可直接將天然氣轉化的電能和熱能供給單個用戶使用,當電力富余時可將電力售給電網,這種分散式的熱電聯供系統大大節省了一次能源消耗,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日本和歐洲是發展微型熱電聯供系統的兩個主要區域,其較為著名的示范項目分別為Ene-farm和Ene-field。
SOFC可以使用傳統燃料,但其啟動時間較長,適合作為豪華汽車、休閑車及重型卡車的輔助動力裝置。
基于SOFC的微型發電系統也在擴展到便攜式電源領域,這主要是因為SOFC具有更高的比功率密度[ 比功率密度是描述電池在瞬間能放出較大能量的能力。],微管式SOFC可滿足啟動迅速的要求。
目前SOFC技術在美國、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已日趨成熟,開始進入商業化應用初級階段。
美國主要扶持大型工/商業用燃料電池發電,代表性企業Bloom Energy是全球范圍內最大的SOFC公司,總裝機量已經超過350MW,為Google、eBay、Wal Mart等公司提供了數百套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系統,是目前公認的SOFC行業內技術力量最強,運作最成功的公司。其主要產品發電效率可以達到65%。據美國Bloom Energy公司統計,全球SOFC、SOEC市場規模將達2萬億美元。
日本的SOFC發展主要由NEDO(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w Energy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Japan)推動,目標為到2024年,SOFC發電效率超過65%(低熱),壽命達130000 h。主要項目為SOFC系統重點技術的開發和工業驗證,主要研發機構包括愛信精機、大阪燃氣、京瓷和豐田汽車等企業。
歐洲SOFC的發展方向以SOEC電解為主,把可再生電力通過SOEC來制氫,代表性企業是德國Sunfire,建造了總功率2.6MW的SOEC電解水制氫設備,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解水制氫設備。歐洲的SOFC主要扶持以SOFC為主的家用燃料電池CHP(熱電聯產Combined Heat and Power)項目,歐洲主要進行平板式SOFC電池堆及發電系統的研發。目前,德國已累計投放五萬多套Micro-CHP,根據輸出功率的大小為裝置安裝提供7050-28200歐元的補助金,是歐洲Micro-CHP投放最多的國家。
目前韓國SOFC主要應用于公用事業領域,市面上的主流技術來自英國的Ceres Power和美國的Bloom Energy兩家公司,由斗山和SK E& C分別引進推廣。
韓國已成為燃料電池用于公用事業規模發電的全球領導者,2019、2020、2021年分別布署達370.7MW、464MW、605MW。根據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MOTIE)發布的電力供應需求計劃,預計到2022年韓國燃料電池部署量將進一步擴展到800MW。
由于國外的SOFC技術和產業一直對中國實施封鎖,中國只能走自主開發路線。
我國研究燃料電池的機構主要為高校和科研院所。近年來,有濰柴動力、中廣核、晉煤集團等大型企業加入SOFC研發陣列,加速商業化步伐。截至2020年底,SOFC相關專利申請8187項,中國5100項排名第一。
SOFC產業鏈主要包括單電池及上游材料、電堆及其輔助設備(BOP)、系統集成和應用部分。
電池層面,國內數家單位己經掌握了大面積單電池量產技術,耐久性可達到上萬小時,潮州三環尤為突出。
在電堆方面,國內企業在電池結構設計、單電池組裝方面仍然比較粗放,電池密封和連接體結合強度在電池長期運行中還存在不穩定等問題,這很大程度上影響著SOFC系統的使用壽命。比如,目前國內的水平大概在數千小時到1萬小時左右,但SOFC商業化系統的期望是10年以上。
在電堆輔助系統(BOP)上,包括預重整器、加熱器、壓縮機、電壓調節器、逆變器、換熱器等,目前國內還沒有專業生產公司,主要原因是:SOFC市場還未起量、涉足企業的積極性不高,參與SOFC的開發和產業化的企業不多;缺乏相應的配套政策,補貼力度與歐美等國家相比較少。
除了配套部件(BOP)產業鏈問題,還有系統效率優化問題、大功率系統的構建問題、電池壽命問題等。
國內代表性SOFC示范應用案例
2018年8月
全國首套15kW SOFC示范成功運行,由晉煤集團運用煤經氣化再通過SOFC發電的技術
2019年6月
蘇州華清京昆成功運行了自主啟動、以液化石油氣為燃料的kW級SOFC系統。
2020年10月
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20kw級SEFC系統在寧夏煤業實驗基地試車成功
2020年
中弗新能源在無錫建成一座10kW的SOFC超級充電站,目前正對外試運營,該超級充電站功率達100kW。
2021年1月
索福人研制的25kW SOFC系統在索福人廠區順利開車升溫發電。
2022年2月
濰柴動力首款30kW SOFC熱電聯供系統在濰坊投入運行。
2022年2月
由中科潤谷牽頭的佛山南海中日韓智慧能源產業基地項目落地,項目計劃總投資80億,日本京瓷提供數百套SOFC系統,打造全國首個“氫能進萬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區。
國內有濰柴動力、潮州三環、浙江氫邦、中弗新能源、寧波索福人等企業基于不同的應用場景,已打造出1-2個示范應用項目,建立起小批量試用產線。
目前國內SOFC發電系統功率范圍為1-35kW,MW級產線超過10條。當前SOFC領域相對成熟的是5kW左右的產品,同時在大功率趨勢下市場上也已經出現30kW的產品。
2022年3月2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 》,著重提到固體氧化物電解水制氫的技術攻關。
《廣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 》提出基于SOFC電解質隔膜片等核心零部件制造方面全球領先的優勢,發展SOFC及其分布式發電成套裝備,推廣高溫燃料電池冷熱電三聯供應用示范。
《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 》,明確將SOFC的發展目標列入其中。推廣SOFC在熱電聯供、固定式發電、備用電源以及微電網等領域的應用,開展移動式燃料電池充電裝置試點;以新建數據中心和通信基站等為應用場景,推動SOFC技術與產品的試點應用。
國內生產SOFC的企業主要有潮州三環、浙江氫邦、中弗新能源、寧波索福人、華清京昆、濰柴動力等。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氫科技網):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
大家好,艾邦氫能源技術網的微信公眾號已經開通,主要分享氫燃料電池堆(雙極板,質子膜,擴散層,密封膠,催化劑等),制氫,加氫,氫燃料汽車動力系統等相關的設備,材料,配件,加工工藝的知識。同時分享相關企業信息。歡迎大家識別二維碼,并通過公眾號二維碼加入微信群和通訊錄。
文章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