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電代工大廠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和碩相繼公布 3 月營收及筆電出貨情況:
廣達 3 月營收927.59 億新臺幣,月增11.3%、年減15.89%,第一季營收2661.8 億新臺幣,季減18.4%、年減11.8%。
出貨方面,3 月筆電出貨量460 萬臺,月增48.4%、年減24.6%,第一季出貨1080 萬臺,季減15.6%、年減36.1%。
廣達表示,第一季出貨量盡管雙減,但季節性下滑幅度還算健康,今年也有機會逐季回溫,至于云端設備業務方面,因伺服器產業受整體大環境影響,估成長幅度將較往年雙位數下滑至個位數。
仁寶3 月營收797.52 億新臺幣,月增19.06%、年減22.4%,第一季營收2094.58 億新臺幣,季減15.78%、年減21.8%。
出貨方面,3 月筆電出貨330 萬臺,月增50%、年減26.7%,第一季出貨760 萬臺,季減1.3%、年減35%。
仁寶第一季筆電出貨季減個位數,優于原先預期、非筆電業務適逢淡季雙位數下滑符合預期,預估第二季筆電出貨可望季增個位數并逐季回升,非筆電產品第二季則持平第一季。
4月7日,筆電代工廠緯創公布3月合并營收約新臺幣949.66億新臺幣,月增53%,年增0.11%;累計今年第1季合并營收約2120億新臺幣,較去年同期減少6.38%。緯創預估第2季筆電出貨將季增雙位數百分比。
緯創3月筆記型電腦出貨160萬臺,月增40萬臺;桌上型電腦3月出貨80萬臺,月增30萬臺;顯示器3月出貨100萬臺,月增25萬臺。累計今年第1季緯創筆電出貨390萬臺,季減15.2%,年減30.4%。
緯創表示,第1季是今年相對低點,由于3月有季底拉貨效應、墊高基期,預估4月3大產品線出貨量都將低于3月,但今年仍將保持逐季成長態勢,預估第2季筆電和桌機出貨將季增雙位數百分比、顯示器出貨將持平。
緯創表示,庫存持續下降,第2季將回到更健康的水準,看好下半年營運表現將優于上半年。
英業達2023年3月營收471.01億新臺幣,月增31.43%,年減12.07%,第1季營收1201.82億新臺幣,年減6.69%。
出貨方面,英業達3月筆電出貨量160萬臺,月增20萬臺。展望2023年第2季,三大產品線,即筆電、伺服器與智慧裝置,都將高個位數季成長。
此外,英業達透露,團隊在海外新廠方面,除了已開始出貨的馬來西亞廠外,旗下最新的越南廠也即將準備完成,后續開始出貨后,將帶動整體營收再次大增;而團隊也積極拓展事業版圖,除了筆電及智慧裝置外,在其他車載、醫療、5G應用等新興事業上,也會投入更多心力以期實現倍速成長。
和碩3月營收業績重回千億新臺幣大關,月增近10%,其中筆電業務表現優于預期,首季單季出貨量逆勢增長約6%,展望后市,和碩預期,第2季將為全年營運谷底,第3季在電子新品帶動下,營運重啟成長動能。
和碩公布3月營收1,012.69億新臺幣,月增9.77%、但年減12.37%;累計和碩今年首季營收3,181.33億新臺幣,年減1.76%。
和碩今年第1季受惠iPhone 14 Pro「轉單」帶動,惟蘋果在1月大量拉貨后,2月、3月對該機拉貨動能明顯轉弱。
從出貨量來看,和碩3月筆電出貨達75-80萬臺,優于2月的55萬臺;累計和碩首季出貨量達165-170萬、約季增6%,表現優于預期。
展望后市,和碩預計第2季預計資訊產品出貨持平,第3季會往上走,全年呈現低個位數衰退或持平。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加工展):五大代工廠3月筆電出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