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半年結束,不少公司陸續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電力設備-光伏設備”行業下的多家公司紛紛報喜,預計業績同比增幅最高達到355%。
近日,德業股份(605117.SH)披露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
德業股份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3億元至13.8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88.58%至206.34%;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4.25億元至15.0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24.46%至242.67%。
公司表示,上半年業績預增主要源于亞非拉地區戶用儲能市場需求持續爆發式上升,公司戶用儲能產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同時,應用于小型工商業場景的儲能逆變器、儲能電池業務銷售規模擴大,導致公司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幅較大。
據悉,在光儲融合的大趨勢之下,儲能已成為多數光伏逆變器制造商的“第二增長曲線”。東吳證券研報顯示,2023年電力危機下南非光儲需求高增長,1-5月中國向南非出口逆變器3.46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600%,而德業股份在南非的市占率超50%,得以充分受益。
公開資料顯示,德業股份旗下擁有全系列光伏逆變器、儲能電池包、除濕機為代表的環境電器、熱交換器四大核心產業鏈。其中,逆變器是光伏發電系統、儲能系統的主要核心部件之一,也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9.57億元,占當期總營收的66.44%。
同時,公司逆變器產品銷售以境外銷售為主,2022年實現外銷31.78億元,占逆變器銷售收入的80.31%。公司在新加坡、澳大利亞成立了子公司,在巴西、南非、波蘭等國家和市場設置了本地服務點。
據德業股份披露,2022年逆變器總計銷售134.83萬臺,包括儲能逆變器29.90萬臺、組串式逆變器24.69萬臺、微型并網逆變器80.24萬臺,其中境外銷量為110.34萬臺,主要銷往巴西、南非、美國、黎巴嫩等市場。
根據歷史財報,公司近年凈利潤連年增長,由2018年的1.03億元飆升至2022年的15.23億元,收入亦由16.91億元逐年增長至59.56億元,而增長主要來自逆變器業務。
海關資料顯示,2023年1-5月,國內逆變器廠商總計出口356.88億元的逆變器產品,同比增長超過1倍,出口較多的公司包括古瑞瓦特、錦浪科技(300763.SZ)、陽光電源(300274.SZ)、華為、首航新能源、上能電氣(300827.SZ)、愛士惟、固德威(688390.SH)、科華數據(002335.SZ)、昱能科技(688348.SH)等。? ? ? ? ?
根據申萬二級行業分類,德業股份屬于“電力設備-光伏設備”,在該行業下還有多家公司預計2023年上半年業績大幅增長,細分三級行業包括光伏電池組件和光伏加工設備。
在光伏電池組件行業下,晶澳科技(002459.SZ)的業績規模居于前列,預計2023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42億元至49億元,同比增長146.81%至187.95%。
公司表示上半年光伏產品市場需求持續向好,光伏組件出貨量和營收規模實現較大幅度增長。據悉,晶澳科技2017年至2021年組件出貨量連續多年穩居全球前三名,2022年依然位居行業前列。
阿特斯(688472.SH)于2023年6月9日登陸科創板,公司是全球主要的光伏組件制造商之一,業務以光伏組件為基礎,亦向光伏應用解決方案領域延伸,近年來相繼推出大尺寸硅片和電池、PERC電池、HJT電池、TOPCon電池、雙面雙玻組件、半片組件、MBB組件、疊瓦組件、鑄錠單晶等眾多創新技術和相關產品。
公司表示,受益于光伏行業的發展和公司的市場開拓,預計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41.56億元至303.20億元,同比上升22%至53%。
同時,受益于目前較為靈活的備貨措施和各環節、各產品擴產節奏,公司預計歸母凈利潤為16.88億元至20.74億元,同比上升270%至355%。
橫店東磁(002056.SZ)主要從事“磁性材料+器件”“光伏+鋰電”兩大產業,光伏產品主要包括電池和組件等。公司預計2023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11.80億元至12.60億元,同比增幅為48%至58%。
公告顯示,上半年光伏產業全球市場需求總體向好,新增裝機持續增長,公司光伏組件出貨量同比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同時受益于上游材料價格下降幅度較大,公司光伏產業盈利同比實現翻番以上的增長。
鈞達股份(002865.SZ)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9億元至11億元,同比增長230%至300%。公司表示,上游硅料價格持續下行,推動行業成本下降,刺激光伏產業保持高增長,市場需求持續旺盛。上半年公司電池片出貨量為11.4GW,同比增長181%。
時創能源(688429.SH)主要從事光伏濕制程輔助品、光伏設備和光伏電池業務,其光伏濕制程輔助品及光伏設備產品客戶涵蓋了全球龍頭光伏組件和電池企業。公司產品以內銷為主,外銷市場主要為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
公司預計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0.38億元至10.59億元,同比微漲0.96%至3.01%;預計歸母凈利潤為1.45億元至1.64億元,同比上升70.15%至92.44%。
協鑫集成(002506.SZ)產品覆蓋高效電池、大尺寸光伏組件、儲能系統等,已在日本、北美、新加坡、德國等多個國家及區域設立子公司,在泰國、南美、中東、南歐、非洲等國家及區域設立代表處,在澳大利亞參股了分銷渠道,產品及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預計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53億元至58.70億元,同比上升89.35%至109.72%;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0000萬至12000萬元,同比增長166.57%至219.89%。
公司表示主要系充分把握市場爆發機遇,采取積極的銷售策略連續中標入圍國央企組件采購項目,導致訂單充足,組件銷售量和營業收入同步大幅提升。
光伏加工設備行業下,晶盛機電(300316.SZ)的主營業務產品為應用于光伏和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上游的晶體生長及加工設備,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20.52億元至22.9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0%至90%。
捷佳偉創(300724.SZ)2022年收入全部來自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行業,主要產品包括濕法設備系列、管式設備系列、板式設備系列、激光設備系列、金屬化設備系列、智能制造設備系列、晶體硅電池整線解決方案等。
公司預計2023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7.36億元至8.12億元,同比增長45%至60%。公司表示主要系市場行情較好,公司產品市場需求良好,從而促進銷售訂單增長,銷售收入上升。
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23年前5個月,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為61.21GW,較上年同期增加了158%。
民生證券研報顯示,硅料產能提升后帶來的價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業主的裝機意愿,隨著國內招標提速,亞非拉等地方持續起量,民生證券預計全球2023年裝機將達到400GW。
根據中金公司研報,其預計2023年下半年伴隨硅料、硅片價格見底,組件排產有望提升,預計光伏設備企業2023年普遍處于訂單旺盛、業績高增、技術創新仍在加速的階段。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光伏網):光伏設備企業半年度業績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