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穩石氫能宣布將在2023年底完成搭建自主研發的陰離子交換膜產線并實現小規模生產。達產后一期產能10萬平米(4GW)。
據悉,陰離子交換膜不僅可用于AEM電解水制氫裝備,還可以應用于陰離子燃料電池等領域。
另悉,穩石氫能AEM電解槽產線也將于2023年四季度正式投建。預計到2025年,該產線可實現年產能1GW。
穩石氫能在膜的研發方面具有國際領先優勢,通過采用更長的有機高分子鏈,AEM膜拉伸量更大、抗壓強度更高、堿性環境穩定性更好,使陰離子膜在純?系統下提升傳導性和耐久性,以期達到電流密度?>1A/cm2(?作電壓1.8V)和衰減速率 <15mV/1000?時。電解水系統生產1標方氫氣耗電更低,能耗僅為4.8kWh。
穩石氫能電解槽設備采用的離聚物膜,提供卓越的化學穩定性,同時實現高離子導電性和機械堅固性。
例如,當在陽極處用純水送入電解槽時,陰離子膜在1.8 V時提供1020 mA/ cm2的電流密度,在200mA/ cm2下使用鎳基陽極催化劑和泡沫鎳多孔傳輸層,提供20000小時的超長耐久性。
該技術能在高壓力下運行直接產生3MPa的氫氣,能夠快速啟停和動態響應,更好的適應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這些波動性較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應用場景,起到削峰和平抑電網波動的作用。
應用數據表明,AEM電解水制氫設備目前已工作35000小時以上,設備仍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穩石氫能自主研發的陰離子交換膜和電解槽產線的成功落地是AEM電解水技術發展史上重大的轉折,穩石氫能成為全球首家有能力自主研發及生產AEM電解槽及其核心部件的公司。
預計到2025年,隨著國產化落地和技術迭代,穩石氫能可將AEM電解槽成本降低至2500元/kW以下,這將極大促進AEM電解水制氫的商業化進程。
來源:綜合整理自?穩石氫能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氫科技網):國內第一條陰離子交換膜產線將于2023年內投產并面向全球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