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氫能的不斷探索開發,相關制氫的技術也有很多,但在很多實驗過程中發現產氫量超過了大家計算的理論值,這些實驗大家有人認為是失敗,或者由其他因素會有影響。
如今我們在從事PEM電解水的開發研究過程中,同樣也發現了采用排水法測量的氫氣超過了大家計算的理論值,于是我們通過多次實驗排除了各個問題,結果發現,產氫量的測試結果與大家所測量的結果差異不大,測試結果為11ml/min*A*cm2。
問題來了,我重新整理計算了理論產氫量,計算結果為13.971ml/min*A*cm2,這一點與大家計算的結果有差異,以下為我們的計算過程,如有問題請指正。
根據電解水制氫的反應式為:
2H2O+2e=2H2+O2;H2O+e=H2+O2/2
通過上式可知1個水分子+2個電子分解為1個氫分子+1/2個氧分子,通常我們是給PEM電解槽通的是直流電,按照上海澎藍測試數據為1.65V/cm2*A為例,該參數表示每平方厘米通過1A電流是電解槽電壓為1.65V。那么這里我們便以1A的電流計算每平方厘米的產氫量。
那么安培與電子之間的轉換關系為 :
1A=1C/s (C為庫倫數)
庫倫的定義:若導線中載有1安培的穩定電流,則在1秒內通過導線橫截面的電量為1庫侖。
一個電子所帶負電荷量e=1.602176634×10-19庫侖,也就是說1庫侖相當于6.24150974×1018個電子所帶的電荷總量。
通過以上定義我們可以看出通過1cm2面積的電子速度為于6.24150974×1018(個/s);
根據電解水制氫的反應式H2O+e=H2+O2/2,也就是說理論上有6.24150974×1018(個/s)電子參與反應生產了氫氣,那么氫氣的數量應該為6.24150974×1018(個/s)氫分子產生(根據反應式這些電子其實供給了氧分子形成了共價鍵,氫氣用的電子來源于水里的電子)。
氫分子數量計算出來了,那我們如何轉換為熟悉的ml/s或者ml/min,這里我們引進摩爾的定義——國際計量大會通過決議,1摩爾將定義為“精確包含6.02214076×1023個原子或分子等基本單元的系統的物質的量。與此同時確定了阿伏伽德羅常數NA為6.02214076×1023。
1cm2產生的氫氣摩爾=氫分子數量/摩爾數
1cm2產生的氫氣摩爾=
6.24150974×1018(個/s)/ 6.02214076×1023個/mol
=1.0362×10-5mol/s
查資料可知:氫氣的摩爾質量為2g/mol,那么
1cm2產生的氫氣摩爾x摩爾質量=1cm2產生的氫氣質量流量
1.0362×10-5mol/s×2g/mol
=2.0724×10-5g/s=0.020724mg/s
=1.24344mg/min
氫氣的密度為0.089kg/m3=0.089g/L=0.089mg/ml,那么1cm2產生的氫氣體積流量為:
1cm2產生的氫氣體積流量=1cm2產生的氫氣質量流量/氫氣密度
1.24344(mg/min)/0.089(mg/ml)=13.971ml/min
以上為理論產氫量。
那么,我測試的結果為11ml/min*A*cm2,則轉換效率為:
11/13.971=0.7874=78.74%
來源:澎籃氫能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氫科技網):PEM電解水制氫產氫量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