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電子產品從70年代末開始,經歷了PC時代(1977-2000)、手機時代(2000-2015)及穿戴時代(2015——),這幾十年隨著產品的需求的不斷提高,材料性能的不斷提升,其中對材料的選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工程塑料作為電子產品的外殼,到特種工程塑料+金屬,再到未來穿戴時代選擇柔性材料。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回顧一下3C電子產品在不同時代,對于材料的選擇。
一、PC時代
PC時代是從1977年—2000年,這個時代3C電子產品主要是以通用塑料+工程塑膠為主,包括:PS、HIPS、ABS、PC、PMMA等;當時產品關注的重點主要在價格、可成型性、外觀處理性;成型方式包括:單色成型、雙色成型、RHCM、埋入成型等;外觀處理方式主要為:咬花、噴漆、NCVM、IMD、IML等。
圖 1 APPLE II
圖 2 第一臺手機
圖 第一臺相機
圖 筆記本常用材料
二、手機時代
2000-2015主要是手機的時代。這個時代3C電子產品的材料有了變化,主要以:超級工程塑料+金屬為主,包括PPS(點擊即可查看:銀禧科技納米注塑材料PPS大解析)、PEEK(拿走!收藏好!以后別再問我要蘋果手機外殼用PEEK資料了)、GLass、SUS、AL等。這個時候主要關注的點在于:結構強度、耐化性、熱傳遞、金屬質感。成型方式主要包括:NMT、CNC、Diecasting、Forging、Stamping、MIM、3D Glass;外觀處理方式主要為:噴漆、PVD、DCL、陽極氧化等。
圖 5 蘋果手機(采用陽極氧化來做手機外殼)
三、穿戴時代
2015年及未來屬于穿戴時代,穿戴材料與PC、手機材料相比有著比較大的變化。柔性適膚材料更受關注,其中包括Rubber、TPU、TPE、TPSIV、氟橡膠(FKM)等;這個時候關注的重點就在于:耐候性、柔軟度、觸感等;成型方式主要包括:壓出成型、射出成型、雙色成型;外觀處理主要為:染色、手感油噴漆。
圖 柔性屏
目前穿戴時代的爆發式發展,極大的帶動了柔性材料的發展。未來的動向,小編會持續保持關注更多的新動向,屆時也會在我們平臺推送相關內容!
文章有艾邦高分子整理編輯,轉載請聯系我們
推薦閱讀:(更多內容,可以下載我們的APP進行查詢哦)
陽極氧化
納米注塑(NMT)
3D玻璃
CNC
PCD
柔性材料(市場)
更多的資料,可以下載我們的APP進行查詢:(下載后,搜索長玻纖即可)
長按二維碼下載app
如果在app使用過程中可加小編微信abqfeng進行交流
點擊“閱讀原文”也可下載app哦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