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走進中國西部(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映入眼簾的是如火如荼的施工景象,來回穿梭的貨運車,忙前忙后的工作人員,落戶企業井然有序地生產……
截至目前,該園已成功引進浙江中財集團、巴基斯坦守布?阿迪達、華馳文具、四川大西洋集團、融康包裝等30余家大型塑料企業入駐,重點簽約項目達20多個。據統計,2016年1—3月生態塑料產業入駐企業30戶,投17戶,規上8戶,實現工業總產值5.7億元,貢獻率12.6%。
圖:梁平縣工業園區
園區建成區有塑佳包裝、錫焊盤項目,以及年產3000萬套文具生產線項目;福德大道東西側分別入駐有中財集團利財管道項目、日用醫用類橡膠制品生產項目、巴基斯坦小家電項目、年產600萬件汽車塑料制品項目;在名柚大道東西側分別入駐了融康包裝項目、溫嶺市新長城機械項目、德兆生產項目、改性塑料加工及報廢汽車拆解循環經濟項目、同聚塑膠項目等;迎賓大道還有久三木塑生產項目。
圖:利財管道廠房內部
在名柚大道東側,記者看到融康彩印包裝有限公司正在如火如荼建設,廠房的主體框架已經建成。“我們是從涪陵過來的,從簽約到拿地再到跑施工手續,多虧了園區管委會企業服務專員鼎力相助,我們作為外地人感覺非常踏實,非常有信心!我們公司占地87.56畝,去年11月動工,現在廠房、辦公室、職工宿舍的主體已經完工,預計今年10月可以投產。”融康彩印包裝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樂呵呵地告訴記者。
圖:融康彩印包裝公司施工現場
梁平縣自古是一個農業大縣,享有“小天府”和“川東糧倉”的美譽,正在傾力打造“工業強縣”。2015年4月,重慶市政府常務會審定通過《梁平塑料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將梁平塑料產業正式納入重慶市重大產業布局。規劃在2020年聚合200億級生態塑料產業集群,10年形成500億級產業集群。
圖:塑料企業廠房建設現場
圖:工人修砌廠房圍墻
中國西部(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自開園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將塑料產業確定為“一支柱四集群”特色工業產業的支柱產業。今年以來,縣委書記吳盛海、縣長蒲繼承等多次到梁平工業園區進行現場辦公,重點查看園區塑料企業建設及運行情況,研究解決了多個塑料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書記、縣長務實的工作作風鼓舞我們要以時不我待的責任感,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抓服務、優服務,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促進園區的發展。”梁平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信心滿滿。
圖:塑料產業園路面建設
同時,工業園區企業服務專員制度是促進塑料生態產業園如火如荼發展的有力推進器。為服務企業發展,園區管委會建立企業服務專員責任制,園區干部職工走進企業,主動作為,做好企業“貼身指導員”和“秘書”。服務專員每月走訪企業,聽企業言、知企業情、解企業難,隨時掌握企業動態情況,為企業提供全程服務。
“我記得當年從確定落戶,到辦完所有手續,只花了1個多月的時間。在那段時間,管委會派了一名工作人員專門為我們企業服務,這在其他城市,都是不可想象的。”率先落戶梁平塑料生態產業園的重慶利財管道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李見明如是說。
據了解,工業園區塑料生態產業基地布局規劃了6大產業區,分別是塑料制品產業區、改性塑料產業區、塑料模具及機械產業區、塑料關聯產業區、公共服務中心、物流倉儲區。每一個產業區都有詳細、清晰的規劃目標。
塑料制品產業區
位于園區工業大道北側,用地面積約685公頃,工業凈用地面積約400公頃,重點發展以塑料薄膜、建材塑料、塑料零部件、人造革等為主的塑料制品,實現工業總產值約300億元。
改性塑料產業區
位于園區南部,用地面積約275公頃,工業凈用地面積約100公頃,重點布局各類改性塑料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約100億元。
塑料模具及機械產業區
位于園區工業大道以南,靠近梁平城區方向,用地面積約208公頃,工業凈用地面積約100公頃,重點引進各類塑料模具及塑料機械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約50億元。
塑料關聯產業區
位于園區工業大道以南,靠近仁賢場鎮方向,用地面積約185公頃,工業凈用地面積約100公頃,重點發展特色薄膜包裝、仿金屬包裝為主的包裝制品產業以及各類小家電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約50億元。
公共服務中心
布局在塑料產業園東側,建設包括研發中心、公共服務平臺、綜合服務大樓等配套設施,與東側的園區商業中心連成整體,用地面積約50公頃。
倉儲物流區
規劃在梁黔高速公路出口附近,用地面積約56公頃,為園區各類企業提供倉儲物流服務。
來源:梁平微發布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可以關注“艾邦高分子”
推薦閱讀:
閱讀原文,加入艾邦高分子群
↓↓↓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