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聚碳酸酯產能主要集中在亞太、歐洲和北美地區,亞太產能占全球總產能50%以上,前五國家為美國、德國、中國、韓國和日本;世界前五的聚碳酸酯生產企業SABIC、Bayer/Covestro、三菱化成/三菱氣體、帝人和Styron的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80%左右。中國的消費量約占亞洲的一半;近十年,中國聚碳酸酯消費量平均增速在10%以上,預計未來中國聚碳酸酯消費仍將保持年均7-10%左右的速度增長。
一、聚碳酸酯的簡介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是分子鏈中含碳酸酯基(-[O-R-O-CO]-)的一類聚合物。根據酯基的結構不同,PC可分為:
-
脂肪族PC:熔點低、溶解度大、親水、熱穩定性差、機械強度不高
-
脂環族PC、脂肪-芳香族PC:熔點提高,溶解度下降,但結晶趨勢較大、性脆,機械強度仍不足
-
芳香族PC:綜合性能優異,目前僅有其獲得工業化生產,最為普遍的是雙酚A型PC。
圖1 PC分子結構
由于PC擁有著綜合性能優良,使其應用已經廣泛滲入到電子、電器、汽車、建筑、醫療、航空航天、光學透鏡、食品包裝等諸多領域。
二、全球聚碳酸酯產業現狀
全球聚碳酸酯產能主要集中在亞太、歐洲和北美地區,亞太產能占全球總產能50%以上,前五國家為美國、德國、中國、韓國和日本;世界前五的聚碳酸酯生產企業SABIC、Bayer/Covestro、三菱化成/三菱氣體、帝人和Styron的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80%左右。
圖2 2014年全球PC市場與產能分析
但目前,全球聚碳酸酯產能近500萬噸/年,已處于產能過剩狀態!
表1全球聚碳酸酯產能分布
國家/地區 |
公司 |
產能 |
美國 |
拜耳 |
35.0 |
陶氏 |
10.9 |
|
沙伯 |
51.5 |
|
巴西 |
巴西聚碳酸酯 |
5.0 |
德國 |
拜耳 |
33.0 |
陶氏化學 |
17.0 |
|
荷蘭 |
沙伯 |
17.0 |
西班牙 |
沙伯 |
26.0 |
比利時 |
拜耳 |
24.0 |
俄羅斯 |
OAO烏法化工 |
9.5 |
OJSC Kazan 有機合成 |
6.5 |
|
旭化成 |
6.5 |
|
日本 |
出光石化 |
5.0 |
住友-陶氏化學 |
5.5 |
|
沙伯 |
4.5 |
|
帝人化成 |
12.0 |
|
三菱化學 |
4.0 |
|
三菱萬斯化學 |
9.5 |
|
三菱工程塑料 |
6.0 |
|
韓國 |
LG-陶氏化學 |
13.0 |
Sanyang |
8.5 |
|
湖南石化 |
6.5 |
|
中國臺灣 |
奇美/旭化成 |
14.0 |
臺灣化學和纖維 |
7.5 |
|
泰國 |
拜耳 |
25.0 |
泰國聚碳酸酯 |
16.0 |
|
新加坡 |
帝人化成 |
20.0 |
印度 |
拜耳 |
20.0 |
中國 |
帝人化成 |
16.0 |
拜耳 |
20.0 |
|
三菱化學 |
6.0 |
|
三菱萬斯化學 |
8.0 |
|
浙鐵大風 |
10.0 |
|
魯西化工 |
6.5 |
|
沙特阿拉伯 |
沙特kayan公司 |
26.0 |
合計 |
501.4 |
501.4 |
中國聚碳酸酯生產現狀
1. 中國聚碳酸酯產業發展歷史
我國是最早開始聚碳酸酯研制和工業化生產的國家之一,但是由于裝置規模小、技術水平落后、產品質量差等原因導致產品無法與國外相競爭;2005年后,外資企業(拜耳、帝人、三菱)開始在中國投資建設聚碳酸酯裝置,中國聚碳酸酯產能規模增長快速;“十二五”期間,聚碳酸酯被列為國家政策扶持項目,國內企業也紛紛開始投資新建聚碳酸酯項目,我國聚碳酸酯產能進入集中爆發期。
2.中國聚碳酸酯生產現狀
2015年,浙鐵大風和魯西化工的聚碳酸酯裝置相繼投產,合計新增產能達到16.5萬噸/年;
截至2015年底,中國聚碳酸酯產能達到69萬噸/年。
表 2 2015年中國聚碳酸酯產能分布
生產廠家 |
產能(萬噸/年) |
生產工藝 |
投產時間 |
重慶長風化工廠 |
0.1 |
熔融酯交換法 |
1979 |
常州合成化工 |
0.3 |
光氣法 |
1995 |
上海申聚化工 |
0.2 |
熔融酯交換法 |
2003改造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 |
0.5 |
光氣法 |
- |
帝人聚碳酸酯 |
16 |
光氣法 |
05/06/09 |
拜耳(上海)聚合物 |
20 |
熔融酯交換法 |
06/08 |
四川綿陽晨光發達實業 |
1 |
熔融酯交換法 |
2006 |
銅陵金泰化工實業 |
0.3 |
非光氣法 |
2007 |
中石化三菱化學聚碳酸酯 |
6 |
非光氣法熔融酯交換法 |
2011 |
菱優工廠塑料 |
8 |
光氣界面縮聚法 |
2013 |
寧波浙鐵大風化工有限公司 |
10 |
非光氣酯交換法 |
2015 |
聊城魯西聚碳酸酯有限公司 |
6.5 |
光氣法 |
2015 |
3.中國聚碳酸酯消費現狀
亞洲聚碳酸酯消費量占全世界的64%,而中國的消費量約占亞洲的一半;近十年,中國聚碳酸酯消費量平均增速在10%以上,2014年達到156萬噸;我國聚碳酸酯主要用在電子電器、板材、薄膜、光盤、汽車工業、食品包裝等領域。預計未來中國聚碳酸酯消費仍將保持年均7-10%左右的速度增長,但光盤行業聚碳酸酯的消費水平在日趨下降。
表3中國聚碳酸酯主要消費領域
應用領域 |
消費量(萬噸) |
光盤行業 |
14 |
電子電器 |
56 |
板材、薄膜 |
31 |
汽車工業 |
24 |
食品包裝 |
16 |
其他 |
15 |
合計 |
156 |
4.中國聚碳酸酯供需現狀
雖然中國聚碳酸酯產能增長較快,但仍無法滿足國內的消費需求,凈進口量已由2005年的60萬噸增長至2014年的126萬噸;中國聚碳酸酯的對外依存度長期維持高位(80%左右)。
圖3 2005-2015年中國聚碳酸酯供需情況
5.中國聚碳酸酯價格
2014年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但聚碳酸酯的價格卻依然保持穩定,基本維持在18000元/噸左右;2015年,隨著國內浙鐵大風和魯西化工的兩套聚碳酸酯裝置投產,聚碳酸酯價格下跌至16500元/噸左右。
圖4 2014-2015年中國聚碳酸酯價格變化曲線圖
6.中國聚碳酸酯擴能情況
表4中國聚碳酸酯擴能情況
生產廠家 |
生產工藝 |
產能 |
類型 |
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 |
光氣界面縮聚法 |
26 |
新建 |
陽煤集團青島恒源化工有限公司 |
非光氣熔融酯交換法 |
10 |
新建 |
環球聯合化工有限公司 |
非光氣熔融酯交換法 |
13 |
新建 |
泉州恒河化工有限公司 |
- |
10 |
新建 |
利華益偉遠化工有限公司 |
非光氣熔融酯交換法 |
10 |
新建 |
瀘州市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非光氣熔融酯交換法 |
2X10 |
新建 |
寧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氣法 |
6 |
新建 |
拜耳(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 |
熔融酯交換法 |
20 |
新建 |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光氣法 |
20 |
新建 |
開封興化精細化工 |
光氣界面縮聚法 |
1 |
新建 |
未來幾年,中國將成為全球聚碳酸酯產能增長的最主要來源;在國內外資本的推動下,目前國內有多套規劃和在建中的聚碳酸酯裝置,合計新增產能達到136萬噸/年;中國聚碳酸酯產能迅速擴張將加劇全球聚碳酸酯的產能過剩。
素材來源:亞化咨詢
艾邦高分子綜合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
推薦閱讀
加入聚碳酸酯交流群,請加微信:18320865613或15712009605,并注明“PC+公司”
閱讀原文,查看PC經典文章合集
↓↓↓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