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耐克AIR MAX 30周年,在3月26日“AIR MAX DAY”上,耐克正式發布了AIR MAX的革新之作——Air Vapormax跑鞋,這款產品也被稱為是重新定義AIR MAX。從1987的AIR MAX 1到如今的AIR VAPORMAX,耐克氣墊技術已經歷整整30年了。30年的風雨屹立,是消費者對于產品的認可更是企業對技術的不斷創新。
那么,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回顧一下,NIKE AIR MAX這30年的發展歷程。(下圖為NIKE AIR MAX的發展歷程概況)
一、“可見空氣”原型的誕生
其實,AIR技術在1987年就已經不是一個新命題了。當時的跑步者對鞋材緩沖技術的好處已經十分熟悉,這種技術最早是出現于1978年的NIKE Tailwind中。但是,當時運動者們并不能切身的去體驗這種緩沖技術帶來的效果。(下圖為第一雙使用NIKE Air緩震科技的Nike Tailwind,2015年復古版由英國老牌鞋店SIZE制作)
Nike Tailwind(2015年復古版,英國老牌鞋店SIZE)
如果AIR技術不再是一種感覺,那么這項技術就已將達到了最高點。所以,為了讓運動者能夠切實的感受這項突破性技術帶來的緩沖效果,耐克設計師Tinker Hatfield創造了耐克Air Max。也就是“可見的空氣”,由此AIR MAX正式誕生。
但是,可見的“空氣故事”并不是從Tinker Hatfield的設計開始。相反,它始于1985年,隨著耐克的緩沖創新總監David Forland的就已經開始。并且在過去的30年里,他一直致力于將這項技術推廣到未開發的新領域。
二、可見空氣的展示
在80年代,David Forland用手工制作了密封的空氣底原型。他在“可見空氣”歷史中偶然發現了一個關鍵——將袋子旋轉,把接縫放在頂部和底部,而不是在周邊。這就是第一個可見耐克空氣技術原型。
在1987年,Tinker Hatfield創造了耐克Air Max,并推出Air Max 1,也成為了第一個展示可見空氣的鞋。
Nike Air Max 1(1987)
其實,在這一突破之前,耐克空氣鞋底研究更多的是如何將氣墊變薄,而不是更大。因為空氣鞋底越薄,制造過程更加容易。但是,如果給鞋底注射更多的空氣,以在腳底下獲得強烈的緩沖感覺,就必須將鞋底變的更大。
所以,為了增加在空中行走的感覺,David Forland迅速改變了這一方法。增大氣墊,注入更多的空氣。
Nike Air Max 90(1990)
所以,如果你看一下AIR MAX的發展歷史,尤其是從1987年到1993年,氣墊模型的主要區別之一就是每一個版本的空氣量都比上一次大。
在追求增加的空氣量的過程中,David Forland又有了另一個重大的發現。認為,如果將外底和空氣鞋底之間的泡沫祛除,就會更大幅度的增加空氣單元的體積。
在1991年,耐克正式推出了Nike Air Max 180。這是第一個有180度可見空氣鞋底的鞋,對AIR MIX緩震技術來說,是一次飛躍。
Nike Air Max 180(1991)
其實,這個想比作要難的多。David Forland認為Air Max 180是最難制造的AIR Max運動鞋之一。
三、吹塑氣墊制作技術
在尋找完全無泡沫跑步鞋的過程中,耐克AIR MAX團隊又發現了一種新的空氣鞋底構造方法——吹塑。
這項技術可以在不依賴空氣壓力的情況下,通過3D模型直接生產空氣氣墊。并成功的應用在了Nike Air Max 93上。
Nike Air Max 93(1993)
在充分利用這項創新技術情況下,耐克推出了Air Max 95。這款產品鞋底是由兩個分開的,經過吹塑制成的空氣鞋底組成,也是前足可見空氣氣墊的第一個表現。
Nike Air Max 95(1995)
四、完整氣墊技術
1997年,耐克的設計師和開發人員破解了如何制作一個完整的空氣鞋底的代碼,實現了一個巨大的飛躍,并在Nike Air Max 97上得以實現。
Nike Air Max 97(1997)
全掌技術的第一步需要在腳跟和前足之前建立一個連接。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弄清楚如何讓熔融的薄膜有足夠長的時間形成一個完整的封閉3D模型。
在解鎖了全掌氣墊技術之后,有關空氣的想法似乎枯竭了。此時,耐克開始專注于其他形式的緩沖,其中一種是可調節氣墊。這款創新的空氣緩沖技術于1998年在Nike Air Max Plus上首次展示,利用物理結構增強氣墊緩沖的穩定性。
Air Max Plus(1998)
在這雙鞋子上,后掌運用了可調節氣墊技術,而前掌則繼續使用與之前AIR MAX系列相同的可視氣墊技術。
五、MAX 360無泡沫技術
2006年的耐克推出的Air Max 360,實現了無泡沫運動鞋的目標。此時距離第一個Air Max產品發布將近20年。
Air Max 360(2006)
為了創造Air Max 360,Forland團隊利用了籠式的空氣技術,而不是用泡沫提高緩沖氣墊的穩定性。
全空氣氣墊的實現不是標志著空氣氣墊創新的結束。Forland和他的團隊又將焦點從消除泡沫轉移到了如何提高靈活性方面。
Nike Air Max 2015
利用管狀結構,他們在Air Max 2015的氣墊上建立了深彎曲的凹槽,這也是Air Max系列運動鞋中最靈活的氣墊緩沖產品。
今年,是Air MAX系列運動鞋推出的30周年,耐克推出了全新的Air Vapormax,歷時七年的研究,被稱為是重新定義Air Max。
Nike Air Vapormax
VaporMax只有鞋面和氣墊兩個部分。鞋面直接與氣墊相連,氣墊又直接踩在地面上。
本文來源耐克官網(https://news.nike.com/news/the-evolution-of-visible-air),由艾邦艾高整理編輯。
最后,艾邦將于2018年3月31日在福建晉江舉辦第四屆鞋材彈性體會議。目前,針對于3D打印技術我們也將邀請企業專業進行討論和演講。屆時將進一步探討3D打印技術在傳統制鞋行業中的應用和發展,會議詳情請點擊此處。
往屆回顧視頻:
2017
2015~2016
也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艾邦鞋材交流群,與專業人士共同探討。
閱讀原文,加入艾邦鞋材群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