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聚丙烯(PP)是完全處于壟斷地位,壟斷地位最大的一家就是中石化,第二家為中石油。隨著技術的發展,煤制烯烴技術成為一個后來加入者;它對聚丙烯市場的發展、價格的走勢,將會體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欲了解更多PP相關知識和市場情況,請看【大禮包】50篇PP文章合集,經典+實用,絕對值得收藏!
一.國內PP主要生產企業分布圖
點擊即可放大
2014年,國內PP總產能達到2005萬噸/年。從上圖可知,一半以上的生產企業為中石化企業;國內很大一大部分企業分布在東部地區,這和東部地區具有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有關。回復“PP”查看更多文章。具體省份分布以及產能如表一所示:
表1:2014年國內PP主要生產企業及產能
省份 |
企業名稱 |
產能 |
屬性 |
北京 |
燕山石化 |
44 |
中石化 |
福建 |
福建煉化 |
47 |
中石化 |
福建聯合 |
20 |
其他 |
|
泉州石化 |
20 |
中石化 |
|
廣東 |
茂名石化 |
67 |
中石化 |
中海油殼牌 |
28.8 |
其他 |
|
廣州石化 |
20 |
中石化 |
|
湛江東興 |
14 |
其他 |
|
甘肅 |
蘭州石化 |
45 |
中石化 |
慶陽石化 |
10 |
中石化 |
|
廣西 |
中石化北海煉化 |
20 |
中石化 |
廣西欽州石化 |
20 |
中石油 |
|
海南 |
海南煉化 |
20 |
中石化 |
河北 |
華北石化 |
10 |
中石油 |
黑龍江 |
大慶煉化 |
30 |
中石油 |
大慶石化 |
10 |
中石油 |
|
大慶太福 |
10 |
中石油 |
|
河南 |
洛陽石化 |
15 |
中石化 |
中原石化 |
16 |
中石化 |
|
湖北 |
武漢大乙烯 |
40 |
中石化 |
武漢石化 |
12 |
中石化 |
|
荊門石化 |
11 |
中石化 |
|
湖南 |
湖南長盛 |
11 |
其他 |
內蒙古 |
大唐國際多倫多煤化工 |
46 |
其他 |
神華集團 |
31 |
其他 |
|
呼和浩特石化 |
15 |
||
江蘇 |
揚子石化 |
40 |
中石化 |
金陵石化 |
26 |
中石化 |
|
徐州海天 |
20 |
其他 |
|
江西 |
九江石化 |
10 |
中石化 |
遼寧 |
撫順石化 |
21 |
中石油 |
大連有機 |
34 |
中石油 |
|
盤錦乙稀 |
36 |
其他 |
|
錦西石化 |
15 |
中石油 |
|
大連西太平洋 |
10 |
其他 |
|
寧夏 |
神華寧煤 |
50 |
其他 |
大元石化 |
22.6 |
其他 |
|
寶塔石化 |
12 |
其他 |
|
寧夏石化 |
10 |
中石油 |
|
陜西 |
延安煉油廠 |
30 |
其他 |
四川 |
四川石化 |
45 |
中石化 |
山東 |
青島大煉油 |
25 |
中石化 |
濟南石化 |
10 |
中石化 |
|
山東玉皇 |
10 |
其他 |
|
齊魯石化 |
13 |
中石化 |
|
上海 |
上海石化 |
40 |
中石化 |
上海賽科 |
25 |
其他 |
|
天津 |
中沙天津石化 |
45 |
其他 |
天津大港 |
10 |
其他 |
|
天津聯合 |
7 |
其他 |
|
新疆 |
獨山子石化 |
69 |
中石油 |
浙江 |
鎮海煉化 |
53 |
中石化 |
紹興富陵 |
50 |
其他 |
|
寧波臺塑 |
45 |
其他 |
|
富得能源(寧波) |
40 |
其他 |
|
鴻基石化 |
12 |
其他 |
|
安徽 |
淮化集團 |
16 |
其他 |
其他企業 |
554 |
||
共計 |
2005 |
二.近年PP新增企業分布圖
點擊即可放大
近年來,國內PP生產企業中,除石油石化企業外,煤炭電力企業比重有所增加。2014年煤化工PP 投產2000kt,油制1500kt,PDH 800kt;預計2015年依然會有超過4000kt產能投放。具體情況請看表2:
表2:近幾年PP新增企業
時間 |
企業 |
產能 |
2012 |
撫順石化 |
30 |
安徽淮化集團 |
49 |
|
中石化武漢分公司 |
40 |
|
富士 PET |
40 |
|
中石化北海分公司 |
20 |
|
2013 |
青海鹽湖工業集團 |
16 |
大慶石化 |
30 |
|
中石化成都分公司 |
45 |
|
中石化廣州分公司 |
20 |
|
2014 |
蒲城清潔能源化工 |
40 |
內蒙古中煤蒙大 |
30 |
|
陜西延長中煤 |
60 |
|
中煤榆林 |
60 |
|
神達化工 |
20 |
|
茂名石化 |
20 |
|
2015 |
神華寧煤 |
246 |
神華新疆 |
30 |
|
甘肅華亭中煦 |
20 |
|
內蒙古中天合創 |
35 |
回復“PP”查看更多文章
三.國內PP的市場細分領域
國內PP大部分應用于比較低端的產品中,比如:紗線。隨著市場的激烈競爭,專用等高性能PP受到了比較大的關注,例如:BOPP和汽車用改性PP發展很快。回復“BOPP”或“汽車”查看更多文章
表3:PP的細分領域以及比例
細分領域 |
占比 |
紗線(Yarn) |
33.02% |
均聚PP(Homo PP) |
5.04% |
共聚PP(Co-PP) |
14.20% |
纖維(Fiber) |
7.72% |
雙向拉伸PP(BOPP) |
11.83% |
流延PP(CPP) |
2.47% |
管材(Pipe) |
5.74% |
汽車行業(Automative) |
13.07% |
其他(Other Special) |
4.62% |
四.國內PP供需趨勢及展望
1.高產能裝置的大量集中投產,聚丙烯消耗的增長放緩,從而引起聚丙烯供應大于需求;
2.煤化工為主的新裝置大量投產,由于其不同的制造工藝引起制造成本的改變,從而對供應市場價格結構有影響;
3.因為成本結構的變化以及消費市場的發展,差異化的產品將更多被石化廠偏好,特殊料的開發及生產將占主流;
4.隨著國內產能的增加以及產品品質的提升,進口料的份額將降低,甚至會有相當部分的國內原料出口到亞洲其他國家;
5.對于加工聚丙烯產品的企業而言,將面對更多地原料供應及選擇,但同時也會有相應的風險增加;
6.由于聚丙烯的天然優勢,材料取代在終端市場上將發展更多。
回復“PP”查看更多文章
推薦閱讀:
來源:美利肯 艾邦高分子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
加入“PP”微信群,請加微信:15712009605 或 18319055312并注明“PP+公司”
閱讀原文,查看PP文章大全
↓↓↓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