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型現場經常會出現許許多多的不良現象,尤其是試模過程中最多。在咬花產品上凸起或凹陷的鏡面logo上會有難看的沖痕。這種不良經常出現,較難以解決或量產不夠穩定。
一、凸起鏡面logo沖痕
圖1:制品logo沖痕缺陷
原理:
由于此處肉厚有斷差,有折角,塑膠流動波前到此處會有拐彎,這樣會把部分氣體包在斷差的角落里,然后后面的塑膠繼續推動就形成了沖痕這種不良現象。
圖2:制品logo背面
對策:
1)在成型工藝上,將經過此處的速度放慢,則沖痕會明顯減輕,但這會引起其它不良(骨位缺膠、咬花面發亮等),所以在工藝上又需要多級射出的工藝,即在中速充填到此處之前先降速,慢慢充填過logo后再轉為快速,在這里不逐一詳述。回復“注塑”查看更多
2)還有升高模溫等一些輔助辦法,都可以改善此不良現象。但是此類模具多了,總有些很難改善的,或者需要特定機臺的、或者量產不穩定的,總之就是有點傷腦筋
3)在模具上修改之才是根本,由于充填速度慢會改善此現象,那么在模具上動手腳讓塑料在此處自動慢下來不就OK了?我們說,在肉厚不均的產品上塑料充填會容易后包風、結合線產生,那是因為塑料在薄壁(相對)處流動較慢導致,那么此不良也可通過減少logo處的肉厚來改善,即在模具上讓此處的塑料跑動慢下來。
圖3:合格制品
第三類改法已經在7、8付模具上試驗過了,配合提高模溫效果非常明顯,沖痕就此消失遁形。在此,我想說明的是這個改模的思路,而不是最終的辦法,只有掌握了思路,才能舉一反三!
二、凹陷鏡面logo沖痕
前一段時間又搞了個凹陷下去的logo,放到論壇去討論。本以為這個應該很好就下結論了,而大家的建議確實讓我。。。
圖4:制品logo沖痕
把和別人討論的有意義的問答摘錄下來如下:
題目:如上圖:一個顯示器后殼產品,在天側大面上有鏡面的logo,很不幸,在字體上有沖痕如紅色圓圈處,很明顯,料流從下往上流動的(流動方向這里就不要討論了)
制品介紹:整體肉厚1.8mm,logo凹陷0.5mm,拔模斜度8度,細看看不太清楚,普通ABS原料。
答復1:壁厚不均勻引起的。適當加大模溫,多級段工藝調整。
回:嗯,確實壁厚不均引起,你的方法不錯,此處需要找準位置提前降速
答復2:凹字在里面產生,凸子在大平面產生。模具上調整壁厚,加局部溫度的控制。做上排氣。
回:我們一般是會在logo處有一組單獨水路,主要是控制鏡面的亮度。因為是困氣造成,我們有時也會在公模對應處割排氣入子(母模是不允許割的),也會有些改善,就像用多級速度工藝一樣,但不能改善所有的,或者沖痕還是留有一點,不能完全改好!
這個沖痕的形成和澆口位置、logo位置都有較大關系,所以10套模具總有2、3套很難改善到客戶滿意,當然,那是4年前了,現在已經有成熟的改善方法了
答復3:以前遇到這樣問題要求客戶將深度改淺,呵呵,字體深比較難處理
回:以前實在搞不好的時候,就建議客戶把logo深度改為0.3mm,也會好很多
雖然改好了,但是客戶(畫ID的很不爽,說人家凹陷0.7mm都沒事,就你們公司事多)很不滿意
字體深確實難以處理,但0.5mm以內基本可以搞定,0.7mm有較大把握(就做過2、3個機種,沒有大量案例證明),1.0mm沒有把握(主要是沒做過,沒有實際經驗...)
答復4:那就把LOGO后面加塊膠(均勻肉厚),弧面過渡
回:這種方法我們最開始經常用,認為做均勻肉厚應該會好很多,料也會流動更順暢些....
可能各種因素(機臺不同、logo位置不同。。。)有一個產品采用這種方法改好了,我們以為找到了方法,結果后續新的機種再用此法又不管用了....嘿嘿....
溫習一下原理:由于此處肉厚有斷差,有折角,塑膠流動波前到此處會有拐彎,這樣會把部分氣體包在斷差的角落里,然后后面的塑膠繼續推動就形成了沖痕這種不良現象!
排氣和冷卻是模具的任督二脈,很多塑料產品的品質都和這兩樣有重大關系,把這兩個打通了,模具的經絡就通了。實際上沖痕就和排氣有較大關系,充填速度慢了,沖痕會有明顯改善,至少會變小一些。而公模加排氣也是可以改善一些,但,實際上類似這個案例,不需要增加排氣,只需要在公模做一些小小的改動就可以解決了。
圖5:公模偷肉
最終方案:如上圖,在“e”字中間偷肉0.5mm,在機臺充填速度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有效實際降低此處的速度來改善沖痕,有時可能還會有一點點,充填速度配合著降低一點就可以改善到完全沒有!
偷肉多少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來講可以偷多點,有副作用(偷太多會導致此處太薄流不動而導致兩邊跑膠跑的快產生結合線)了可以現場磨掉一些,當然做多了就知道偷多少了。
沖痕的原因和字體深度、大面肉厚、字體位置等都有關系,有的時候B字上也會有,也可采用類似方法改善。
圖6:合格制品
結束語:大部分后殼產品上都會有鏡面logo,所以這種問題很常見。一般來講,產品打出來,有50%的沒有沖痕,剩下的有30%可以通過成型工藝(模料溫、多級工藝)改善好,但成型視窗很小,換個機臺又調的很困難,還有20%是怎么調也調不好!回復“注塑”查看更多
所以,剩下的50%,不管工藝好不好調,就采用此法改善,效果是100%的OK(1.0mm以上的深度沒有試過)!
來源:斌斌,國內注塑行業專家
回復關鍵詞“注塑”進行查看吧,您可以關注我們持續我們公眾帳號:polytpe,當然您有什么好的文章,或者好的產品要上推薦,可以聯系小編微信:18319055312或13058121209,并注明“注塑”
1、有關注塑|注塑機|注塑參數|注塑缺陷文章大全更新至2015-4-29
2、手機外殼帶金屬嵌件變形的原因及對策
3、[注塑]工程師應掌握的專業理論知識及技能
4、如何控制注塑產品的色差
5、POM料注塑成型難以獲得好外觀的原因
6、關于螺桿轉速的問題
7、為什么上一次做得好好的注塑工藝參數下次生產卻不能用?
閱讀原文查看注塑文章大全
↓↓↓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