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MA概述
PMMA,是由MMA單體與少量的丙烯酸酯類共聚而成的非結晶性塑料;學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稱:有機玻璃,也叫亞克力;
1927年,德國羅姆哈斯公司首次聚合出了PMMA;
1931年,德國羅姆哈斯公司建廠生產PMMA;
20世紀60年代,德國萊莎英公司和日本三菱麗陽株式會社(MRC)相繼成功開發了懸浮聚合和連續本體聚合PMMA生產技術,并于70年代實現了工業化生產。
20世紀70年代末,德國萊莎英公司和美國KSH公司共同投資,與美國聚合物技術公司(PTI)共同開發溶液聚合PMMA生產技術,80年代初在美國建立了工業化生產裝置。
20世紀80年代末,全球MMA產量迅速增加,促進了PMMA生產的規模化和連續化。由于本體聚合技術封鎖,到20世紀90年代后期,溶液聚合生產技術已經成為國際市場的主流技術。
PMMA以其優越的透明性、光澤性、良好的耐候性、電氣絕緣性和機械特性使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并且不斷地向高端產業鏈條擴進,如光學纖維、液晶顯示器導光板、太陽能光伏電池等
PMMA特性
PMMA與PC一樣,有著良好的透明性,但兩者之間又有不少區別,性能對比如下:
消費應用
近年來液晶顯示器制造業迅速發展,帶動了導光板材料的消費增長。同時隨著汽車制造商在駕駛儀表盤以及駕駛艙內控制臺增添了多臺顯示器,車載TFT液晶顯示器的需求量急劇增長。PMMA未來發展機遇主要在光學級PMMA,目前國內供應缺口較大,應用前景廣闊。
目前全球PMMA市場需求預計在90萬噸,而全球產能合計約214萬噸,實際需求還不到一半,產能也是出于嚴重過剩狀態。各個生產廠商對于開工率的控制還是比較嚴格的。
全球市場分析
目前PMMA全球產能合計約214萬噸。奇美、三菱麗陽、贏創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PMMA生產公司。
TOP1:奇美,產能36萬噸/年,分布在臺灣和鎮江;自家不生產MMA,全部都是外購。
TOP2:三菱麗陽,產能35.9萬噸/年,產地較多;MMA幾乎全部自產。
TOP3:贏創,產能31萬噸/年,產地較多;MMA也幾乎全部自產。
PMMA全球產能分布表
國內市場分析
國內工程塑料市場多呈現低端料產能過剩,高端料依賴進口的局面,PMMA亦是如此。PMMA主要用于電子行業和建筑行業,國內PMMA生產能力雖然不小,但產品結構不甚合理,只能生產普通品種,缺少高附加值產品。高端方面的品種和質量難以滿足國內需求,對外依存率居高不下。近幾年由于平板電視機產量猛增,以及車載液晶顯示器需求量急劇增長,光學級PMMA成為最具成長性的領域,潛在市場較大。
煙臺萬華擬建設年產8萬噸PMMA(超透光學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裝置,計劃2017年底完工,2018年上半年投產。達產后,項目將具備全球最大的PMMA單線生產能力。目前大陸的PMMA產能僅有34萬噸,占全球產能的15%,萬華PMMA產能釋放之后將對國內PMMA市場產生積極的影響。
2017年PMMA價格走勢
上圖為2017年南通麗陽VH001,鎮江奇美CM-207的價格走勢。
從圖中可以看出,2017年PMMA價格呈現逐漸走高的趨勢,尤其是在6、7月份PMMA價格大幅抬升,這主要是前期由于原料MMA單體價格持續上漲,造成PMMA工廠生產成本連續推高,各家不斷上調報價以平衡成本。而單體除價格持續上漲之外,對PMMA工廠供應亦不同程度減量,造成PMMA行業開工率降低,影響正常供貨。
目前市場粒子供應較為緊張,下游維持剛需剛采,整體成交氣氛欠佳。短線內上游MMA及PMMA自身供應緊張局面將延續,預計PMMA后期價格面穩中趨強表現。
原料MMA需求
預計到2021年,我國MMA市場消費需求量達到118萬噸。從消費結構看,MMA有60%以上用于制造PMMA,PMMA的需求變化對MMA的影響最大。根據測算,2016-2021年全球、國內PMMA對MMA的消費量年均增速分別在3.5%、7%左右,到2021年分別達到350萬噸、65萬噸。
2018-2020年中國MMA新建、擴建情況(單位/萬噸)
【免責聲明】本文所用資料和數據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讀者參考。
本文來源: 浙江新長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艾邦PMMA材料群,請添加微信:polytpe555,備注:公司+PMMA。
閱讀原文加入艾邦PMMA材料群#標簽#材料,PMMA#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