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您錯過的PC/ABS文章,請回復關鍵詞“PC/ABS"獲取,歡迎您加入PC/ABS研發群!請加群主微信:18666186648
關于PC/ABS配比,我們耳熟能詳的比例為70/30。那么為什么是這個比例呢?它在什么情況下都是最優的選擇嗎?
PC/ABS合金在汽車上的應用
將ABS38(Rubber=38%)與合適SAN共混使膠含量為16%再與PC3.2(Mw=3.2w)以不同比例共混制得合金,其缺口沖擊性能如圖1。
圖1.PC含量對PC/ABS缺口沖擊強度的影響
可以看到,隨著PC含量的提升, PC/ABS的1/8”缺口沖擊是不斷增大的,而1/4”缺口沖擊則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在PC/ABS為70/30時呈現最大值,也就是說此時PC/ABS對厚度的敏感性最弱。
PC含量對PC/ABS脆韌轉變溫度的影響又是什么樣的呢?
圖2.PC含量對PC/ABS脆韌轉變溫度的影響
圖2表明,PC/ABS的3.18mm樣條的脆韌轉變溫度基本隨PC含量的增大而降低,而6.35mm樣條則呈現先降低后升高,在 PC/ABS為50/50時呈現最低值。可見,對有低溫韌性要求的PC/ABS來說,70/30未必是最佳選擇,而且厚度不同時,其PC含量變化方向也應不同。
可見,PC中引入ABS后,其3.18mm的常溫IZOD沖擊下降,脆韌轉變溫度提升;但6.35mm的IZOD沖擊強度提升,脆韌轉變溫度下降。因此,常用配比70/30可認為是綜合考慮了厚度、溫度等因素對沖擊性能影響的選擇。
也有研究認為,當PC/ABS配比為80/20 時,沖擊強度出現最大值,當PC/ABS配比為70/30時,拉伸強度出現極大值;當ABS 含量為50%時,PC/ABS的流動性最好。將市場上常用的PC1100和 ABS8391復配后發現,基本符合此規律,如圖3所示。
圖3.PC含量對PC1100/ABS8391不同厚度樣條缺口沖擊強度的影響
因此,PC/ABS共混物沖擊強度的表現是與樣條厚度、測試溫度等相關的,且其變化趨勢未必一致,對于不同的PC和 ABS,其最佳配比可能有所不同。從研究及經驗來看,一般最佳值出現在PC含量為60%-80%之間。
(以上部分數據來源于D.R.Paul的論文,轉載來自:2015-01-20,懷夢草 相容化技術論壇?佳易容,部分圖片來源:錦湖日麗)
歡迎您加入PC/ABS研發群!請加群主微信:18666186648
推薦閱讀:(請點擊文末處的閱讀原文鏈接)
為什么市面上那么多PC/ABS合金? TPE包PC/ABS要注意什么?
注塑工藝對PC/ABS電鍍性能的影響
詳解PC/ABS中VOC來源
[合金改性]PC/ABS熔接線的改善方法
聚碳酸酯的基本介紹-為什么市面上那么多PC/ABS合金? TPE包PC/ABS要注意什么?
影響PC/ABS合金性能的因素
如何看待PC/ABS注塑過程中起皮現象?
閱讀原文查看以上文章或者直接回復關鍵詞“PC/ABS”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