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如果您是高分子行業相關產業鏈,如塑料,彈性體,橡膠,模具,鞋材,3D打印耗材,塑料包裝,PP、PE期貨、鈣粉,白油,抗氧劑等助劑行業從業者,請點擊標題下面的“艾邦高分子”進行關注
1、案例:手機外殼帶金屬嵌件變形的原因及對策
在前面的博客《經典案例——注塑變形的調機方法》一文中曾經提到一個案例,通過校正鋼片及降壓保壓法得到了較好的解決。
現在問題又來了,在實踐中,很多帶金屬嵌件(鋼片)的模具在注塑中,變形的問題無法通過降壓保壓法來克服。
現在看另一個案例。
先看圖片,說明:
1、冷流道,1出1;三板模,4點針點澆口(見圖中4個紅色圓點);注塑材料為PC(未加纖);產品尺寸為長110mm,寬55mm;
2、工藝:料溫料溫265℃,模溫:定模70~80℃,動模:90℃;
3、中間嵌件為鋼片,厚度為0.3mm。
問題:產品變形,最大變形量為1.5mm左右,不合格。需要用治具定型。
圖1 正面(4個紅點為針點澆口)
圖2 反面
圖3 產品變形圖(圖中紅線是人為添加,產品變形參照用)
圖4 鋼片
情況說明:
如果不放金屬沖壓片產品不變形,如果放金屬沖壓片則產品出現變形(見圖3),注塑工藝基本上無法改善,需要采用治具定型。
原因分析:
常溫下放入金屬片,可以認為在注塑過程中金屬片是不收縮的,而PC的收縮率平均為0.6%,相當于產品塑膠部分有0.66mm的收縮量。塑料的收縮導致了金屬片的彎曲變形,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采取的對策:
對策1:加熱金屬片
目的:增大金屬片的收縮率,減少金屬與塑膠收縮率的差,減少變形。
方法:將金屬片加熱到80℃再放出到模具中注塑,觀察產品的變形情況。
結果:產品變形量明顯比不加熱的變形量小,但變形沒有完全消除。
缺陷:金屬片之所以加熱到80℃而不是更高的溫度,一方面是溫度高了金屬片會變黑,另一方面是溫度高很燙手,很難放到模具中,
操作起來很不方便。
結論:加熱金屬片有效果,但操作起來不方便,放棄。
對策2:澆口由4點變6點
目的:增加澆口便于型腔壓力的傳遞,增加塑膠部分的密實程度,減少金屬與塑膠收縮率的差,減少變形。
方法:增加2個針點澆口,如圖1中間的兩個藍色點。
結果:產品變形量不是太明顯。
缺陷:增加兩個針點澆口后,水口重量增加了5克,導致水口比例增加,而效果不明顯。
結論:增加2個澆口對塑膠部分收縮率的降低貢獻不明顯,效果不理想,放棄。
對策3:采用加纖料
目的:減少塑膠部分的收縮率,減少金屬與塑膠收縮率的差,減少變形。
方法:用PC+10%GF;PC+20%GF;PC+30%GF三種原料注塑。
結果:產品變形量隨著材料加纖量的增加而減小,PC+30%GF的材料注塑的產品可不用需治具定型,合格。
缺陷:產品尺寸變大,與后殼裝配稍困難,需要重新注塑尺寸偏大的后殼與之配套。
結論:改用PC+30%GF的材料效果最為理想。
下表為加纖量不同材料的收縮率。
從上表也可以看出,不加纖的材料收縮率是加纖30%的收縮率的3倍。
事后將試模的結果與模具設計師進行了溝通,模具設計師講,因為模具設計前沒考慮到這些問題,模具設計的收縮率是按0.6%來設計的,如果現在改成加纖30%的料,變形問題是可以得到解決,但可能會出現裝配方面的問題。
這次試驗,對模具設計提供了很好的依據,下次模具設計的時候,帶金屬片的模具采用PC+30%GF,收縮率按0.25%設計,其它部件仍按0.6%來設計,這樣就不會出現裝配上的問題。已經完成的模具變形的問題,還是通過注塑工藝調整及治具定型的方法來糾正。
來源:實用注塑技術交流的博客,要同作者交流,請加小編微信:tpe-bbs
================
最近推出以下文章,回復關鍵詞“注塑”進行查看吧,您可以關注我們持續我們公眾帳號:polytpe,當然您有什么好的文章,或者好的產品要上推薦,可以聯系小編微信:tpe-bbs
1、手機外殼帶金屬嵌件變形的原因及對策
2、為什么上一次做得好好的注塑工藝參數下次生產卻不能用?
3、POM料注塑成型手寫筆難以獲得好的外觀的原因
4、常用注塑術語中英文對照表
5、如何控制注塑產品的色差
6、注塑工程師應掌握的理論及技能
7、背壓的形成、作用與調校
8、注塑“關于螺桿轉速的問題”
每日精彩內容,訂閱吧!
高分子論壇,關注熱塑性彈性體,3D打印耗材,穿戴設備用的高分子材料,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老師,你我他;學生,他你我,能者為師。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和希望:分享知識,創造價值!歡迎關注我們公共訂閱號:艾邦高分子(ID:polytpe)。論壇平臺服務號:高分子網(ID:cnpolymer)。
閱讀原文查看:為什么上一次做得好好的注塑工藝參數下次生產卻不能用?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