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如果您是高分子行業相關產業鏈,如塑料,彈性體,橡膠,模具,鞋材,3D打印耗材,塑料包裝,PP、PE期貨、鈣粉,白油,抗氧劑等助劑行業從業者,請點擊標題下面的“艾邦高分子”進行關注
千百年來,“孔融讓梨”一直作為一個道德教育故事而廣泛流傳,成了許多父母拿來教導子女禮儀謙讓的典范。但美國孩子對這個故事會怎樣反應呢?以下是美國某中文學校的中文班里——這些孩子的年齡范圍在8-12歲——老師講完這個故事后的討論記錄。
老師: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四歲時已能背誦許多詩賦,并且很懂禮節,巧言擅答。據傳某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父親讓孔融分給兄弟們吃,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給自己,其余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哥哥弟弟們,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梨,大的應給哥哥們。”父親聽后很贊許地接著問:“那弟弟比你小為什么梨也比你的大呢?”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應該讓著他。”對此你們怎么看?
學生:爸爸的朋友為什么要給孔融家帶梨?
老師:作為禮物。
學生:既然是禮物一定要是好梨子了,為什么還明顯地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嗎?
老師:……
學生: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為什么還要四歲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辦?分出去了的梨子難道再要回來?
老師:……
學生:為什么要分給每個人吃,誰愿吃誰自己去拿,不行嗎?
老師:那樣或許會不公平。
學生:但孔融這樣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據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們的選擇機會被剝奪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歡吃梨呢。
老師:你說的對,這個故事的確基于每個人都喜歡吃梨的假設前提。
學生:孔融為什么對哥哥和弟弟實行前后矛盾、絕對相反的標準呢?他難道沒有固定的做事原則嗎?
老師:他是在表現謙讓。
學生:他只能表現自己的謙讓,給自己拿一個最小的好了,他為什么不給其他兄弟表現謙讓的機會呢?
老師:那你怎么看孔融?
學生:我不喜歡孔融,他這么做對別人不公平,剝奪了其他兄弟選擇和表現的機會。
學生:我覺得孔融不誠實。
老師:為什么?
學生:這件事情有點自相矛盾,孔融可能是不喜歡吃梨才給自己一個最小的,但不喜歡吃就該直說,討巧地編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虛偽的。反過來,要是他喜歡吃梨的話卻把大的都給了別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歡什么該勇于承認才對。
學生:我也不喜歡孔融的爸爸。
老師:為什么?
學生:他不負責任,讓沒有行為能力的四歲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沒有是非觀念,孔融分梨的行為很主觀武斷卻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老師:……
學生:這個故事不好,鼓勵主觀武斷,剝奪了民主,這種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贏得贊揚的做法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行為。
老師:要是你是孔融會怎么做呢?
學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誰吃誰拿好了。
后語:一個中國儒家思想的典范在美國孩子這里卻變成了主觀武斷、踐踏平等和假心假意的典型,你說到底是哪里出錯了呢?
每日精彩內容,訂閱吧!
高分子論壇,關注熱塑性彈性體,3D打印耗材,穿戴設備用的高分子材料,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老師,你我他;學生,他你我,能者為師。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和希望:分享知識,創造價值!歡迎關注我們公共訂閱號:艾邦高分子(ID:polytpe)。論壇平臺服務號:中國高分子(ID:cnpolymer)。
閱讀原文關注我們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