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如果您是高分子行業相關產業鏈,如塑料,彈性體,橡膠,模具,鞋材,3D打印耗材,塑料包裝,PP、PE期貨、鈣粉,白油,抗氧劑等助劑行業從業者,請點擊標題下面的“艾邦高分子”進行關注。
今年春節的時候,大家還在過年,李長榮和科騰就悄悄的把部分業務進行合并到一個新公司,各占50%,若是說這個對誰影響大?莫過于巴陵石化,以及臺灣的臺橡!小編知道您可能從事鞋材,或者是TPE,TPR,或者膠水行業,那么請您持續關注我們哦~~
關于科騰和李長榮強強聯合的深度分析
一、 兩大企業生產現狀
Kraton(科騰)聚合物SBC生產能力統計
SBS/SIS |
SEBS |
|
美國Belpre工廠 |
19.3 |
6.2 |
法國Berre工廠 |
6.5 |
3.5 |
德國Wesseling工廠 |
6 |
|
巴西Paulinia 工廠 |
2.5 |
|
日本Kashima工廠 |
4.5 |
|
總計 |
38.8 |
9.7 |
李長榮SBC生產能力統計
中國大陸惠州廠(SBS) |
30 |
中國臺灣高雄小港廠(SBS/SEBS/SIS) |
14 |
美國Baytown廠 (SBS) |
5 |
總計 |
49 |
美國科騰聚合物公司,目前在世界范圍擁有五個生產工廠,具備40萬噸以上的生產能力,定位于苯乙烯熱塑性彈性體的高端路線,目前在SEP、SEPS具備相當的技術壟斷實力。
而李長榮化學涉及SBC的工廠有三個,產能總計49萬噸。產品面向中低端市場,主打產品以SBS為主。兩大生產企業分別在世界和亞洲市場具有強大的引導性,產品定位方面在高端和中低端市場占有率方面,具備一定的優勢。
二、 企業合并發揮優勢互補
首先,從科騰全球產業分布布局來看,亞洲地區產能設施薄弱,特別是中國市場對高端SBC需求的快速上升,地域性產能不足進一步放大。這與科騰后期開發亞洲市場戰略,嚴重不符。而近年來,李長榮SBC生產能力迅速壯大,擁有全球單套產能最大的SBS裝置,在中國大陸及臺灣均有較強的生產能力。科騰的技術儲備及李長榮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彌補了雙方各自的先天不足。
其次,品牌提升促進市場開發。科騰歷來主打高端市場,具備五十多年苯乙烯熱塑性彈性體研發、生產歷史。一線的國際品牌被廣泛認可。合并后科騰品牌,將有效提升李長榮相關產品在中低端市場的影響力。同時借助科騰的技術扶持,在后期中國市場的競爭中,將對市場份額的擴張,及在下游方面的認可產生直接促進作用。科騰技術的注入,未來將在SBS干膠、SEBS、SIS等方面,對國企相關牌號形成沖擊。
最后,高、中、低端實現全線發展。科騰與李長榮因產品定位不同,下游消費主體重疊面不大,銷售方面不存在產生直面競爭。且雙方多年在中國的經營,建立了較為穩定銷售渠道、相對穩定客戶源及較為完備的技術服務體系。資源的整合有助于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高、中、低端全方位生產、銷售體系。
三、 未來面臨的挑戰
1、生產方面仍缺乏成本優勢。由于原料依靠外采,未建立自身原料供應體系。未來在鞋材、膠黏劑等中低端用膠方面,仍將受到國字號企業相關產品的價格擠壓。
2、合資公司最終成立仍需時日,未來仍存在較大變數。短期內難以發揮資源整合優勢,拓展市場。
3、國企高端產業延伸速度加快,特別是在SEBS改良型號,SEPS技術研發均取得較大突破。未來在高端SBC市場方面,國字號企業勢必要強勢介入。
總體而言,兩大巨頭的合并,意義在于打破未來SBC供應格局,中國及亞洲市場競爭勢必加劇,國有企業的主導地位將迎來嚴峻挑戰。科騰和李長榮的合作,或就此開創企業合并的先河,帶動弱勢企業通過合作,提高自身生存能力,以適應市場優勝劣汰的法則。(來源:卓創資訊)
每日精彩內容,訂閱吧!
高分子論壇,關注熱塑性彈性體,3D打印耗材,穿戴設備用的高分子材料,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老師,你我他;學生,他你我,能者為師。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和希望:分享知識,創造價值!歡迎關注我們公共訂閱號 :艾邦高分子(ID:polytpe)。論壇平臺服務號:中國高分子(ID:cnpolymer)。
點擊右上角"..."圖標,選擇相應操作:你可以關注我們,查看歷史消息,或將本文分享給你微信上的朋友或推薦到你的“朋友圈”,傳播知識,挖掘寶藏!
閱讀原文進入:
李長榮化工宣布將旗下橡膠事業群與Kraton進行合并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