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屏手機結構特點
-
全面屏還是金屬邊框!
-
金屬邊框被多分段(大切八段),適應小5G時代4x4MIMO天線需求;
-
后蓋采用非金屬材質,適應無線充電需求;
-
手機主頻段天線綁定喇叭支架格局被打破。
二、小5G手機及4x4MIMO天線、無線充電的特點及難題
5G分為低/中/高三段頻率,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規劃,全球還在制定標準中,我國工信部擬先定中段頻率3.3Ghz-3.6Ghz/4.8Ghz-5Ghz,低頻段一般在700Mhz,高頻段一般采用24.75Ghz-27.5Ghz/37-42.5Ghz.小5G是一種非毫米波段手機。
4.5G中MIMO表示多輸入和多輸出,在發射和接收端采用多天線收發,通過空間復用和增益分集來提升容量和可靠性,天線相關性,隔離度嚴重影響天線指標,如何去耦?
無線充電手機,其接收端,存在熱量堆積,導致手機邊框和后蓋溫度高,如何鎖定溫升又實現更高有效充電功率?
(1)如圖所示4x4MIMO天線,四個獨立分布在手機四個角落,對稱!分布,又要去耦合。提升隔離度!
(2)用金屬邊框一段做天線,回避全面屏對手機信號的“擠壓”
(3)天線用金屬邊框來做,空間位置是3D的,位置最佳,性能也最好。
三、全面屏手機中天線設計和制造工藝
1. 金屬邊框分段及其信號轉接方式
全面屏旗艦手機:后蓋是大面積金屬,采用NMT+LDS工藝,天線外露
2. 新增的4x4天線射頻信號引出和橋接方式(切8段)
全面屏+IMT或者玻璃后蓋手機:
5G之MIMO天線,4收2發;4G之MIMO天線,4發4收
3. 氟基材扁平電纜橋接介紹
PI膜和LCP膜都有缺陷,不適合120mm以上的傳輸,而氟塑料膜上的線路最佳!
屏蔽電纜演變成超薄FPC線纜,再演變成低損耗超薄FPC線纜
氟塑料電纜圖例:
天線=金屬中框上金屬分段+匹配電路+傳輸段,三合一組成;傳輸段采用聚四氟乙烯基材線路是最佳選擇。
4. 幾種典型后蓋
IMT (Inner Molding Translate label)是中低端手機主流,旗艦手機用玻璃和金屬
小米手機的金屬中框與塑膠上的天線相連,通過彈片90度轉接;類似的,在IMT后蓋上,金屬中框可以與后蓋塑膠電路相連
四、手機中無線充電最終模式——模組化
三種內置線圈工藝競逐主流市場:FPC、繞線、微航方案
圖 內置8.5瓦模組示意圖
1.無線充電內置模組邏輯圖及在手機中安裝圖(適用于中低端手機)
(1)微航公司推出的內置8.5瓦模組,連續充電,手機邊框只有36度,3400mA時電池,一個半小時充滿電,充電效率行業第一
(2)帶雙路溫度檢測,線圈溫度高于設置溫度,則自動降到5瓦充電;
(3)對發射端協議沒有依賴,不會出現第三方發射器“充死”手機現象;
(4)有線無線自動切換
2. 無線充電接收端的新電路模組: 溫度(功率)開關
溫度功率開關是內置在手機中的模組,用于探測手機后蓋溫度,一旦超過設置的溫度(如手機后蓋外側40度),則自動選擇5W充電,否則會選擇超過5W,如7.5-10W功率。是手機安全充電重要的傳感模組(模組芯片組體積微型)
五、總結
1. 小5G手機,全面屏,手機配置
高端手機配置:全面屏+金屬后蓋,其天線由金屬邊框+外露的天線組合而成,采用NMT+LDS工藝;
旗艦手機配置:全面屏+玻璃后蓋,其天線由金屬邊框+后蓋電子組合而成,采用低損耗的氟塑基材;
一般手機配置:全面屏+IMT后蓋,其天線由金屬邊框+后蓋電子組合而成,采用低損耗的氟塑基材;
2. 4G手機,全面屏,手機配置
金屬邊框做天線,塑膠LDS或者FPC方案;
3. 無線充電
一般中低端手機,內置無線充電線路最終模組化;線圈工藝共三種,最終歸一。
|
和更多的行業人員交流,歡迎加入艾邦無線充電產業群,群主微信:polytpe010,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 |
活動推薦:
首屆手機無線充電產業鏈展覽將于2018年9月10-12日在東莞舉行
擬邀請的展商類型:
方案設計芯片生產以及代理;
發射臺以及周圍配件生產:無線充電電源、模具設計、塑膠以及五金生產企業;
設備企業:如磁片生產設備(流延、干壓、燒結、切割),線圈生產以及檢測設(繞線設備,外觀檢測)、SMT、自動化、激光、切割機、點膠機等;
磁性材料:隔磁片、納米晶、鐵氧體、非晶帶材;
散熱材料:雙面膠、PI膜、石墨片、模切加工
電子元器件:接收模塊、IC半導體、模組、傳輸線圈、電子元器件、電容;MCU、PCB、FPC線圈相關;
官方網址:www.8368894.com
展商報名方式:
聯系電話:
王先生18319055312
郵箱:ab017@poiytpe.com
江先生18666186648
郵箱:jyg@poiytpe.com
閱讀原文,即可報名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