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5G天線模塊已面世,金屬后蓋逐步退出舞臺,但是金屬中框卻在手機行業占據重要角色。中框在目前的選材中以鋁合金居多,鋁合金雖然作為優良的選材,一直存在的痛點是:耐腐蝕強度不夠,表面處理后的著色固色不持久?那么硬質陽極氧化呢?硬質陽極氧化是一種厚膜陽極氧化法,硬質陽極氧化與普通陽極氧化的原理、設備、工藝和檢測各方面沒有本質差別,但是特性卻大大不同,具有極佳的耐磨、耐腐蝕特點,是航天航空領域的必用工藝,據了解這種表面處理工藝也逐漸開始應用在手機行業。
硬質陽極氧化和一般陽極氧化的條件特性對比表
類別 |
硬質陽極氧化 |
一般陽極氧化 |
原理 |
電解表面形成氧化膜 |
電解表面形成氧化膜 |
溫度 |
5℃以下 |
18-22℃左右 |
濃度 |
15%或更低 |
20%左右 |
電流 |
1.5-5A/dm2 |
1-1.5A/dm2 |
電壓 |
120V |
≤18V |
膜厚 |
40--70UM |
8-12UM |
表面狀態 |
較粗糙 |
較光滑 |
硬度 |
HV350--550 |
HV250--350 |
膜通透性 |
不透明膜 |
透明膜 |
孔隙率 |
低 |
高 |
耐磨性 |
強 |
弱 |
絕緣性 |
高 |
低 |
耐腐蝕性 |
強 |
弱 |
適用場合 |
裝飾為主 |
功能為主,耐磨、耐電 |
成本 |
高 |
低 |
早期由于陽極氧化綜合性能優異,蘋果6S、7系等產品的鋁合金采用的工藝均為應用廣泛的硫酸陽極氧化。由于鋁材著色和固色難點較大,顏色越深著色越不穩定,考慮到鋁合金易腐蝕問題后,2017年推出的iPhone 7/iPhone 7plus的磨砂黑和亮黑,通過改善鋁材的成分,增加含銅量,提高耐腐蝕,但是由于染色的顏色越深度濃重,穩定性會越差,依然出現iPhone 7/iPhone 7plus的腐蝕脫色問題。
圖 iPhone 7腐蝕部位
由于鋁材的著色和固色難點問題,在陽極氧化基礎上增加封孔處理工藝還是避免不了腐蝕問題,于是硬質陽極氧化這種工藝被關注到。硬質陽極氧化工藝早在1938年以前就為日本和德國廣泛采用,采用草酸陽極氧化,因為草酸對鋁及鋁合金的溶解度較小,所以氧化膜的孔隙率較低,因此膜的耐蝕性、耐磨性和電絕緣性比硫酸膜好。硬質陽極氧化是設法降低氧化膜的溶解性以增厚其膜厚,增強膜層硬度,可以達到耐磨、耐腐蝕,這種工藝常見于傳動裝置的結構零部件。為了不重蹈覆轍,目前國內的高端機型考慮到采用硬質陽極氧化表面處理工藝,據小編所知華為 mate RS 保時捷版本鋁材中框就是采用這種工藝。
圖 華為mate RS保時捷
硬質陽極氧化是一種針對鋁材功能性表面處理的工藝,在硫酸加草酸等有機酸的冷的酸性溶液中電解,通過電流的影響,表面會形成硬質類磁鋁氧化膜。較早的硬質氧化膜生產條件為:硫酸氧化槽的溫度降低至0℃,電流密度提高至2.7~4.0A/dm2,獲得了25~50μm的“硬質氧化膜”。基材與氧化膜通過原子結合力連接非常緊密,形成的氧化膜有50%滲透在鋁合金內部,50%附著在鋁合金表面,產品外部尺寸變大,內控變小,其硬度值,氧化膜內層大于外層,阻擋層大于帶有孔隙的氧化膜層。鋁和鋁合金經過硬質陽極氧化的產品表面硬度較普通陽極氧化高,耐磨損,而且有類似陶瓷質感。這種工藝在手機行業應用案例還不太多,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
草酸成本高,一般為硫酸陽極氧化的
-
膜厚對結構尺寸裝配同時有很大影響;
-
陽極膜太厚,在尖角,利邊處膜厚堆積,容易爆膜,即露白等問題。
-
硫酸硬質氧化鋁及鋁合金材質的要求就較高。
目前,鋁合金經過硬質陽極氧化處理,通過控制電解條件,膜厚在20um左右,可增強耐磨、耐腐蝕。但是成本相比之前的工藝,還是有所提高。國內目前的中框材質以鋁合金為主流,鋁合金的痛點要想克服,當這種工藝逐漸成熟,后期可能會有更多的品牌機也會采用這種表面處理工藝。
艾邦也建有手機3D玻璃及金屬外殼技術交流群,包括金屬外殼,3D玻璃產業鏈,手機終端如小米,華為,OPPO,vivo以及通達,藍思,伯恩,比亞迪,星星科技、昱鑫光電、星瑞安、富士康等企業加入,歡迎產業鏈上下游的朋友入群探討,共謀進步。請長按下面二維碼或添加微信polytpe08:
近期活動推薦:
1.2018新能源線纜彈性體材料及應用論壇誠邀您出席(深圳 8月18日)
3.CMPE 2018中國手機加工產業鏈展覽會邀請函(東莞 9月10-12日)
閱讀原文,即可加入查看展會詳情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 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