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隨著AR HUD越來越受市場關注,整體行業一片向好。從技術上講,AR HUD是HUD發展的新里程,多年的技術積累帶來了使用上的新體驗;從應用上講,AR HUD是展現智能汽車智能化程度的重要配置之一。時勢造英雄,AR HUD的火爆是必然的。
抬頭顯示HUD,它是將車速等駕駛關鍵信息展示在前擋風玻璃,駕駛員不用低頭便能獲取相關信息的車內裝備。早在80年代便出現在一些概念車上,由于HUD技術起源于戰斗機,自帶科技光環,車載HUD的出現令大家驚艷不止。
車載HUD起源于戰斗機上的HUD
隨著HUD技術的發展,能以圖像將虛擬信息與道路實景結合的增強現實型AR HUD,也已在奔馳、奧迪、大眾、長城等相關車型上實現量產,市場反響強烈。
據國內調研機構高工數據,今年1-5月國內新車前裝標配搭載HUD上險量為41.45萬輛,同比增長118.96%,其中,W-HUD占比達到91.41%。據預測:今年AR-HUD搭載量有望突破1.5萬輛,到2023年AR-HUD占全部HUD前裝搭載量的比重有機會上升至20%。

為什么AR HUD這么火呢?下面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
HUD發展新階段——ARHUD
HUD發展簡史
早期的HUD色彩單一,顯示界面簡單,市場一直不瘟不火。雖然后續隨著技術的創新,HUD顯示畫面及色彩開始豐富,但實用性有限,只有奔馳、寶馬、奧迪等豪華車才會配備。
早期HUD顯示信息只有時速和轉向提示 圖片來源網絡
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HUD畫面、色彩更豐富
直到近些年,隨著創新光學技術AR(增強現實)的興起,HUD廠商開始將AR技術整合進來,從而實現HUD虛像與道路實景結合的效果,大大提升HUD的科技感與實用性,HUD開始逐漸被汽車行業所重視起來。直到奔馳全新S級(W223)宣布量產ARHUD,HUD市場正式被引爆。
隨著AR技術引入,HUD實用性的提高從而獲得消費者認可,當然也有可能是近些年的不斷宣傳,HUD開始被眾人所熟知。不管怎么說,AR HUD量產后,市場快速攀升。
AR HUD應用優勢
AR HUD量產后,為什么會帶來HUD的快速增長?小編認為有以下三點:
1、ARHUD增強現實效果,更好地解決安全隱患
根據行業內人士普遍觀點,AR HUD如果商用,需要至少7.5米的虛像距離(VID):人在開車的時候,視點是落在車輛前方一定的距離,如果小于這個距離,駕駛員也還是存在視線移動。
而傳統的W HUD虛像距離基本上在2.5m左右,需要調整視線來查看HUD上的具體數據,還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根據設想,HUD廠商的最終目標是將AR HUD的VID實現無窮遠的效果。
2、ARHUD帶來創新人車交互HMI
隨著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人車交互的方式也將不斷升級。傳統的人車交互方式為駕駛員通過點擊或滑動中控和儀表屏幕來輸入信號,而隨著只能座艙的快速發展,通過聲音、手勢等方式進行情感式人車交互將成為新趨勢。在此背景下,以前風擋為顯示界面的AR-HUD則有望憑借更大的顯示尺寸以及更優的沉浸式體驗效果,逐步替代中控及儀表,成為人車交互的新窗口。
現代艾尼氪AR HUD,來源康寧視頻
AR HUD需要整合攝像頭、毫米波雷達、高精度地圖等車輛獲取的信息,繼而在車窗之上實現箭頭導航、卡通人像指引,對事物(車或人)進行標記。在新的人車交互方式下,AR-HUD有望成為汽車新的流量入口,重塑智能座艙硬件生態。
3、AR HUD將成為現階段智能汽車重要賣點之一
當下汽車行業最熱門的是什么?智能網聯汽車。自去年下半年開始,資本市場開始不斷加碼智能汽車,新老造車勢力搶灘布局。不僅僅是蔚來、理想、小鵬等新勢力,傳統車企中如長城、上汽智己汽車、北汽極狐、東風嵐圖等都在爭相發布自己的智能化車型。
AR HUD酷炫的顯示效果為消費者帶來了直觀的科技體驗, 將導航、ADAS等信息精確地結合在實時交通路況中,將車速、轉速等信息投影到前擋風玻璃上,結合眼球追蹤,實時感知瞳孔和凝視位置,為駕駛員提供更精確的定位信息。與智能汽車概念可以說是十分契合,同時還是智能汽車的一大賣點。
智能汽車當前仍處于發展初期,智能化產品整體成本較高,因而智能汽車的品牌往往定位于高端領域,平均售價均在30萬以上。因此,雖然現階段的AR HUD還不夠成熟,成本偏高,但智能汽車對此卻不會太敏感。
小結
簡單來說就是技術積累帶來了優秀產品,與恰當時間節點的融合,促使AR HUD在現階段的爆發式增長。
雖然行業目前向好,但就AR HUD自身來說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突破,比如說由于高放大倍數帶來的嚴重陽光倒灌問題、體積過大、圖像畸變等。不同HUD廠商會基于各自的投影方案,利用多年的研發經驗來減輕相關不良影響,也有部分廠商會嘗試采用新技術如LCOS方案、衍射光波導等。更多關于ARHUD討論,歡迎入群探討。

閱讀原文,即可報名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智能汽車俱樂部):AR HUD為什么這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