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銷售井噴,讓全產業鏈都進入了大擴產周期,正極材料亦是其中一環。1月5日晚間,德方納米(300769)公告宣布,公司擬在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年產33萬噸新型磷酸鹽系正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項目總投資約75億元。公告顯示,該項目擬選址位于曲靖經開區西城工業園區內,靖陽路以西,馳宏公司以東,滬昆高鐵以南,環北路以北。項目投資強度原則上不低于300萬元/畝。項目計劃總用地約1500畝,總投資約75億元,設計產能為年產33萬噸新型磷酸鹽系正極材料。德方納米表示,本次對外投資是為了進一步擴大公司正極材料產能,滿足下游客戶的市場需求,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本次對外投資的資金來源于公司的自籌資金。本次協議的簽訂短期內不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構成重大影響,協議的履行對公司業務獨立性不構成影響。資料顯示,德方納米是一家致力于鋰離子電池核心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寧德時代、億緯鋰能、贛鋒電池、江蘇海基新能源和安徽信義電源等鋰電行業領先企業的重要供應商。根據起點研究院數據顯示,德方納米2020前三度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市場占有率為25%。事實上,就在本次75億擴產項目計劃出爐前,德方納米已有多項擴產計劃。據公司最新一次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截至2021年12月,公司擁有磷酸鐵鋰產能12萬噸/年,預計2022年第一季度釋放技改產能3萬噸/年。同時,積極推進德枋億緯“年產10萬噸納米磷酸鐵鋰項目”、宜賓德方時代“年產8萬噸磷酸鐵鋰項目”、曲靖德方“年產11萬噸新型磷酸鹽系正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德方創域“年產2.5萬噸補鋰劑項目”的建設工作。磷酸鐵鋰是市場上當紅的鋰電材料,因性價比優勢被下游車企青睞。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聯盟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11月磷酸鐵鋰電池的累計裝車量首次超過三元電池,前者為64.8GWh,占總裝車量50.5%,同比上升270.3%。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隨著市場對磷酸鐵鋰電池的需求,已有多家企業加大對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的投資。2021年12月21日晚間,川金諾(300505)公告披露了兩項投資計劃,其中一項為投建10萬噸/年電池級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預計總投資為24億元。2021年12月30日晚,長遠鋰科(688779)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長遠新能源擬投資建設年產6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總投資約20.88億元。長遠鋰科稱,目前公司訂單飽滿,產線持續處于滿產滿銷狀態,公司積極推進產能擴張,有利于進一步豐富公司正極材料產能布局,深化與下游客戶的戰略合作,提升公司市場份額和行業地位。龍蟠科技近期也發布公告,宣布擬投資8億元新建產能5萬噸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此外,還有富臨精工、湖南裕能等原有的磷酸鐵鋰企業,以及湖北宜化、云圖控股、新洋豐等多家磷化工企業涉足磷酸鐵鋰賽道。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內鋰電池正極材料擴產項目超過50起,六成以上的項目與磷酸鐵鋰及前驅體磷酸鐵材料有關。該機構還指出,近兩年以來國內廠商相繼宣布擴產正極材料的產能規模總和在2025年將超過600萬噸,達660萬噸,其中磷酸鐵鋰材料產能占據了正極材料總規劃產能的70%,達473萬噸。若以電動汽車單車帶電量為50kwh測算,473萬噸磷酸鐵鋰材料大約可滿足9460萬輛電動汽車需求。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鋰電產業通):德方納米擬投75億元生產正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