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技界的關鍵詞“元宇宙”,在新的一年熱度不減。一方面,2022年全球電子消費展(CES)上,科技大廠紛紛秀出元宇宙概念產品。另一方面,AR增強現實技術作為數字能力引入現實世界、實體經濟的接口,也被認為是“產業元宇宙”落地的前沿,備受關注。1月7日,央視科教頻道特別節目“2021新科技”播出了10分鐘專題片《走進增強現實》,節目組記者化身技術體驗官來到了聯想集團上海未來中心和一線國產新能源汽車車間,詳細體驗了晨星機器人及AR技術在國產大飛機噴漆、及制造業工廠智能巡檢方面的前沿應用。
?
為國產大飛機而生:
晨星AR“黑科技”助力“高精尖”制造
央視記者首先來到聯想集團上海未來中心,和上海研究院的主任工程師張敏一起,體驗了晨星AR在國產大飛機項目中的遠程噴漆應用。通過雙目立體相機采集現場的立體畫面,操作者位于遠端也能夠立體感知噴漆的現場環境。同時,晨星機器人通過增強現實技術、機器人邊緣計算與云端數據之間的高速交互計算執行噴漆作業,并能學習人機協同操作,進而精準地復制操作,提高噴漆工作效率。此外,它還創新應用了位置和速度混合控制系統,提高了機械臂響應速度并保證了位置精度,在人機協同作業時兩端的誤差可以控制在厘米級。敏銳的“視覺”、智慧的“大腦”、靈活的“手”,在這三大技術法寶的加持下,聯想集團晨星AR技術讓央視體驗官直呼“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據悉,晨星機器人基于聯想集團行業領先的智能邊緣計算技術,以及混合現實和計算機視覺技術打造。其采用的3D相機、計算單元等硬件設備,以及3D重建、運動規劃、自然示教、人機協同等智能化技術,全部由聯想集團自主研發。在2020年10月首次發布時,為商業大飛機項目而生的晨星機器人還僅能為飛機零部件噴漆。之后短短六個月時間里,晨星機器人就學會了處理異物、根據顏色等對物體進行分類、執行智能巡檢等新技能。而通過聯想集團架設的AR眼鏡和控制器,使用者還可對晨星機器人進行遠程遙控,同時機器人也能在沒有外部指導的情況下,獨立完成自動自主作業,并實現由多臺機器人合作執行多任務等。?
抬頭、彎腰、貼近仔細檢查設備外觀、記錄信息……這是一家國產新能源制造車間里,巡檢員給設備“體檢”的規定動作,這樣的動作他們每天需要重復上百次。傳統的人工巡檢面對復雜的設備難免會出現錯漏,大量的紙質工單也讓巡檢信息難以建立完整資料庫。
聯想晨星AR的遠程協作方案解決了這一問題。在浙江寧波的一家國產新能源汽車制造工廠,央視記者體驗了一把“AR智慧巡檢員”的角色:首先,晨星AR眼鏡利用環境識別、虛實結合的方式,把傳統巡檢轉化成更加直觀、更具場景化的智能巡檢;其次,通過接入園區5G網絡,AR眼鏡還能協助現場人員解放雙手,并將“第一視角”高清音視頻畫面與遠程專家共享,遠程端專家通過實時標注、文檔推送等為現場人員提供精準的可視化指導;此外,AR巡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可實時記錄并存入巡檢信息庫,方便后續巡檢中查看對應設備的歷史數據以及設備信息。聯想集團副總裁、上海研究院院長毛世杰表示,當前整個工業面臨著產業升級的需求,在這一背景下更應通過AR技術和AI技術的結合,來提高工業的智能化,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據悉,晨星機器人目前已經可以應用到包括裝配流水線、噴涂車間、電力巡檢作業、核電站等場景在內的各種特殊、極端的工作場景中,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人工作業風險。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聯想集團):晨星機器人亮相央視,AR增強現實走進中國制造第一線